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病历
住院号:□□□□□□□□
姓名:×××性别:女年龄:35
民族:汉婚姻:已婚职业:无
现住址:××省××市××区××街××号
入院时间:2006-6-5 15:00
记录时间:2006-6-5 16:10
病史陈述者:患者(可靠)
病史
主诉: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包块,当时包块为鸡蛋大小,伴有轻微触痛,颈部活动度受限,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经口服中药(具体药不详)后包块逐渐减小为核桃大小,触痛消失。今为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入院。患者病来无声音嘶哑,无抽搐,无乏力和盗汗,无明显性格改变,无心悸,饮食及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及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呼吸困难史,无长期低热、盗汗史。
循环系统:无胸闷、心慌、气短史,无晕厥及心前区疼痛史,无高血压及双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无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史,无腹胀、腹泻、腹痛史,无反酸、嗳气、黑便及黄疸史。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颜面水肿史。
血液系统:无乏力、无面色苍白与皮下淤血、无牙龈出血史。
内分泌及代谢:无发育畸形、性格及第二性征改变,无营养障碍、多饮多食及视野障碍史,无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及毛发分布异常。
神经系统:无头痛、眩晕、失眠、抽搐、肢体痉挛及瘫痪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史,无吸毒冶游史,无毒物接触史,适龄婚育,现子女及爱人均体健。月经史:2006.5.27,足月顺产一子,无痛经史。
家族史:主要家庭成员均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血液及结缔组织病或遗传倾向疾病。
体 格 检 查
体温36.5℃,脉搏8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表情自然,步入病房,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全身皮肤无发绀黄染,无皮疹及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及其器官: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肿块及压痛。
眼: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
口:口唇无发绀,牙整齐,牙龈无充血及溃疡,无张口困难。
耳鼻咽喉及颈部见专科检查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隆起及凹陷。
肺 脏
视诊: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无明显肋间隙增宽及变窄。
触诊:双侧触觉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叩诊:双肺清音,肺下界移动度正常。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 脏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冲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约0.5cm。
触诊:心尖冲动位置同视诊,心前区未及震颤及摩擦感。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如下:
右(cm) 肋间 左(cm)
2.5 Ⅱ 3.5
2.5 Ⅲ 3.5
3.5 Ⅳ 6.0
Ⅴ 7.5
左锁骨中线距正中线约8cm
听诊:心率81次/分,节律齐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大动脉及血管
桡动脉:频率81次/分,律齐,无奇脉及交替脉。
周围血管征:无水冲脉,枪击音及杜氏双重杂音,无毛细血管搏动征。
腹部
视诊: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脏:肋下未触及。
胆囊:墨菲征阴性。
脾脏:肋下未触及。
肾脏:肾区无压痛,沿输尿管体表走行区无压痛点。
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肾区无叩痛。
听诊:肠鸣音4次/分,无振水音,无血管杂音。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脊柱及四肢: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各棘突无叩痛,四肢关节活动正常,无杵状指。
神经反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 科 检 查
耳部:双耳郭无畸形,无牵拉痛,双耳屏无压痛,双外耳道清洁,无异常分泌物,鼓膜标志清,乳突区无压痛。
鼻部:外鼻无畸形,双鼻腔黏膜无充血肿胀,双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下鼻甲无肿大,鼻中隔居中,鼻旁窦区无压痛。
咽喉部:口咽部黏膜光滑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肥大,间接喉镜:双侧声带运动良好,无充血及新生物,声门闭合良好。
颈部:颈部无瘢痕,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大小,表面光滑,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辅 助 检 查
甲状腺彩超:左叶增大,内见1.8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纯音测听:听力正常。
病 历 小 结
×××,女,35岁,以“发现左颈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包块,为鸡蛋大小,门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经口服中药后包块逐渐减小,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见左叶增大,内见1.8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初步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副教授:×××/进修医师:×××
确定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确诊日期:2006-6-6
确诊医师:教授×××
另页
2006-6-5 9:30
首次病程记录
姓名:×××性别:女年龄:35岁
患者以“发现左颈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包块,为鸡蛋大小,伴有轻微触痛以及颈部活动受限,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经口服中药(具体不详)后包块逐渐减小,触痛消失,今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患者病来无声音嘶哑,无抽搐,无乏力,无盗汗,无明显性格改变,无心悸,无其他不良主诉,病来饮食及睡眠良好,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6.5℃,脉搏8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步入病房。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及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睑无水肿,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详见专科检查。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纯,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左颈部锁骨点有一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口咽部检查:咽部黏膜无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肥大,双声带运动良好,无充血及新生物。
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左叶增大,内见18.0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初步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诊断依据:
(1)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
(2)颈部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3)甲状腺彩超:左叶增大,内见1.8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
①患者多伴有突眼,性格改变症状;②6T试验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③基础代谢率高;④B超提示诊断。
(2)甲状腺恶性肿瘤
①病史较短;②B超提示诊断;③多为甲状腺无痛性包块,表面不光滑,质硬,与周围边界不清,触痛(-)。
诊疗计划: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择期手术。
副教授:×××
2006-6-6 9:00
×××教授查房记录
患者入院第2日,×××教授查房,患者以“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彩超示左叶增大,内见1.8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教授查房指示,患者症状体征提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临床还应注意与桥本病鉴别,后者有甲状腺低功症状,病理明确诊断。如手术切除过多,可导致严重甲状腺低功症状,应特别注意。建议待6T试验回报后,可行腺瘤摘除术。完善检查,择期手术。
教授;×××
2006-6-06 15:00
患者各项化验检查回报正常,心电图、胸片回报正常,6T结果未回报,完善检查,拟于近期手术。
医师:×××
2006-6-7 9:00
×××副教授查房记录
患者入院第3日,×××副教授查看患者,患者以“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彩超示左叶增大,内见1.8cm×3.4cm囊性包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晰,考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6T试验正常,已除外甲亢可能性,适于手术。×××副教授查后指示,患者症状、体征提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准备手术。
副教授:×××/医师:×××
2006-6-7 10:00
患者病情平稳,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0/70mmHg,无不良主诉,查体同前,拟于明日行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切除术。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术中有损伤喉上、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可能性。备术中冰冻,做好术前准备。
副教授:×××/进修医师:×××
2006-6-8 9:00
术 前 小 结
姓名:×××性别:女年龄:35岁
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诊断依据:(1)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
(2)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运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侧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3)B超提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4)6T试验正常。
手术指征:(1)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提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2)患者症状加重,要求手术治疗。
(3)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拟施手术: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拟施麻醉:局麻
注意事项:(1)术后出血情况;
(2)防止喉上、喉返神经损伤。
副教授:×××/进修医师:×××
2006-6-9 10:30
术后病程记录
手术时间:2006-6-9 9:00-10:20
麻醉方式:局麻。
手术方式: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手术简要经过: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常规消毒铺巾,取颈前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层,吊皮瓣,自颈白线分离颈前肌层,将颈前肌层拉向两侧,分离甲状腺包膜,充分暴露甲状腺腺瘤,切断甲状腺腺瘤周围小血管,将腺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分离,完整切除甲状腺腺瘤,见腺瘤包膜完整,边界清,为囊实性。送术后病理。术腔冲洗,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术区包扎。
术中诊断:左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术后处理措施:抗炎对症,定期换药。
术后注意观察事项:(1)有无活动性出血。
(2)呼吸是否通畅。
医师:×××
2006-6-10 9:00
×××副教授查房记录
患者术后第1天,×××副教授查患者,患者自述夜间睡眠欠佳,创口疼痛明显,于凌晨口服西泰孟1片,疼痛略减轻,无声嘶,无抽搐。查T:37.5℃,P:80次/分,R:17次/分,BP:115/80mmHg,神清,语明,心肺腹部无异常。换药见创面清洁,无出血,挤压术区引流出少量血性渗出液,无脓性渗出物,碘伏、酒精皮消后,无菌纱布包扎。嘱患者勿做用力活动以免出血,继续抗感染治疗。
副教授:×××/进修医师:×××
2006-6-10 10:00
患者术后第1天,目前病情平稳,术区疼痛,无其他不良主诉,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术区切口已换药,无血染,清洁,嘱患者避免用力活动,颈部制动,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
2006-6-11 8:20
患者术后第2天,患者自述创面疼痛较前减轻,饮食睡眠良好,无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无抽搐。查:体温37.5℃,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今日换药见术区切口对合良好,无充血,无水肿,拔除引流,继续抗感染治疗。
医师:×××
2006-6-12 8:00
患者术后第3天,自述仍有颈部疼痛,尤以吞咽时为重,余无不适感觉,无抽搐,无呼吸困难,无声音改变。查:生命体征平稳,创面整齐,无红肿,创口无渗出。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
2006-6-16 9:00
×××教授查房记录
患者术后第7天,×××教授查患者,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自述颈部疼痛轻微,颈部活动及吞咽时略感疼痛不适,余无不良感觉。查:体温36.4℃,脉搏72次/分,呼吸76次/分,血压110/80mmHg,创面齐整,无分泌物,无红肿,今日患者拆线,拆线后缝合口无渗出物,局部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教授指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近期可以出院。
教授:×××/进修医师:×××
2006-6-16 10:00
患者今日要求出院,目前患者“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已治愈,准予出院。今日病理回报:“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副教授:×××
另页
出 院 记 录
姓名:××× 性别:女 年龄:35岁 科别: 床位号: 住院号:□□□□□□□□
入院日期:2006-6-5
出院日期:2006-6-16
入院时情况:患者以“发现左颈部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0cm×3.0cm大小,表面光滑,质软,随吞咽活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痛(-),双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颈部彩超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入院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6T试验正常,于入院第3日局麻下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术中见甲状腺腺瘤位于甲状腺左叶,约3.5cm×4.0cm大小,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边界清,为囊实性,送术后病理。术后无声嘶,无抽搐,无声音改变,术后抗感染治疗,病理回报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出院时情况:患者自述术区疼痛轻微,无声嘶,无抽搐,无出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术区切口对合良好,无红肿及水肿,已拆线。
出院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出院医嘱:(1)注意休息与营养。
(2)随诊。
(3)保持术区整洁。
主治医师:×××
另页
手 术 记 录
姓名:××× 性别:女 年龄:35岁 科别:床位号: 住院号:□□□□□□□□
手术日期:2006-6-9
术前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左)
术后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左)
手术名称: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术者及助手姓名:×××,×××,×××
麻醉方法:局麻
麻醉用药:1%利多卡因
麻醉师姓名:×××
手术开始时间:9:00手术终止时间:10:20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①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常规消毒铺巾;②于胸骨、锁骨上切迹二横指处取颈前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层,吊皮瓣,自颈白线处分离颈前肌层,将颈前肌层拉向两侧,分离甲状腺包膜,充分暴露甲状腺腺瘤,切断甲状腺腺瘤周围小血管,将腺瘤与周围组织完整分离,完整切断甲状腺腺瘤,送术后病理,放置引流条。③术腔冲洗,观察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术区包扎。④术中见甲状腺腺瘤位于甲状腺左叶,约3.5cm×4.0cm大小,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边界清,为囊实性。⑤术毕,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患者术后无声音嘶哑,无抽搐,无不良主诉,生命体征平稳。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