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耳 鸣

二、耳 鸣

耳鸣(tinnitus)是指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但其体外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耳鸣在听觉中枢的主要机制是听神经纤维与各级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节律失常。

长期以来,耳鸣常被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2类,前者指耳鸣的声音仅能被患者自己感觉到,而不为检查者所听到;后者指患者和检查者都可听到耳鸣的声音。因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症状,并不单纯取决于耳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故“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的分类法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有其局限性。目前尚无一种分类法可满意地对各种耳鸣进行分类,参考分类如下。

根据产生耳鸣的部位分类可分为耳源性耳鸣和非耳源性耳鸣。

1.耳源性耳鸣 指产生耳鸣的病变的部位位于听觉系统内,大多指感音神经性耳鸣。

(1)外耳病变:耳郭、外耳道软骨部或者骨部的病变阻塞外耳道都可以引起耳鸣。

(2)中耳病变:中耳的病变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

(3)耳蜗病变:产生耳鸣的机制不是很清楚。

(4)蜗后病变:包括内耳道和小脑脑桥角病变,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炎症或者血管异常等。

(5)中枢听觉径路的病变:包括脑干和听觉皮质的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肿瘤、血管病变,感染病灶累及蜗核与听觉皮质间的传入或者传出神经纤维等,都能够对听觉进路反射弧造成干扰,同样可以导致耳鸣。

2.非耳源性耳鸣

(1)血管源性耳鸣:颈动脉或者椎动脉的血管病变,包括颅脑内或者颅脑外的血管病变都可以引起耳鸣。如动脉瘤,常产生与脉搏同步的搏动性杂音。

(2)肌源性耳鸣:腭肌痉挛是客观性耳鸣的常见的原因。多为精神因素引起,也可以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此外,中耳肌肉包括镫骨肌或者鼓膜张肌痉挛性收缩也可以产生节律性的咔哒声。

(3)咽鼓管病变:咽鼓管周围的脂肪组织消失或其他的原因导致咽鼓管的异常开放,使患者听到与呼吸节律同步的耳鸣声。

(4)颞颌关节病:牙齿的咬合不平衡或者颞颌关节炎可引起耳鸣。当患者张口或者闭口的时候,患者本人或者旁人可在外耳道附近听到咔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