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鼻 漏
鼻漏(rhinorrhea)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经前鼻孔流出,或向后流入鼻咽部,流向后鼻孔时称后鼻溢液。在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湿润状态,以维持鼻黏膜纤毛运动。当有病变时分泌物的量和性质发生变化,根据其性状即可判断鼻疾病的程度。按其性状可分为水样、浆液性、黏液性、黏脓性、血性,脑脊液等,分述如下。
1.水样、浆液性分泌物 多见于急性鼻炎的早期,为血管渗出液及黏液混合溢液,其中含有脱落细胞、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及黏蛋白。血管运动性鼻炎及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作期,均有大量水样分泌物,后者分泌物中含有多数嗜酸性粒细胞。
2.黏液性分泌物 主要为黏膜腺体分泌物,呈半透明状,因含有多量黏蛋白故较为黏稠,常见于慢性鼻炎的患者。此外,物理性刺激或慢性炎症亦可使黏液性分泌物增加,如慢性鼻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等。
3.黏脓性分泌物 系黏液和脓的混合物,见于急性鼻炎的恢复期、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等。分泌物黏稠,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及浸润的多形核白细胞为其主要成分。
4.脓性分泌物 见于较重的鼻窦炎,炎症侵及骨质。鼻腔异物及恶性肿瘤部分坏死均伴有恶臭脓性分泌物,干酪性鼻炎和鼻窦炎则经常排出干酪性物质,并有臭味。
5.血性分泌物 指鼻分泌物中带血,血液来自鼻腔,可能是鼻涕混有血丝、血迹,若来自鼻窦,则常见血与黏液脓均匀混合后排出。鼻内分泌物带血,常见于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腔异物、鼻腔结石、溃疡、鼻白喉及肿瘤等。如鼻涕向后流或向后吸分泌物吐出并带血者,应详查鼻腔、鼻窦及鼻咽部,查明出血来源。血性鼻涕可为鼻腔后部、鼻窦及鼻咽部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应提高警惕。
6.脑脊液鼻漏 系脑脊液自蛛网膜下隙经鼻窦与颅底相隔的缺损或筛板瘘孔流入鼻腔,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单侧者居多,双侧少见,分泌量多少不定。鼻内镜手术损伤中鼻甲附着处的骨质(如筛顶)容易引起脑脊液鼻漏。若颅脑外伤或剧烈活动后出现鼻漏液,清亮、透明呈水样,无黏性,久置后不自行凝结应考虑脑脊液鼻漏。此时应对鼻漏液行葡萄糖定量分析,如在1.7mmo1/L(30mg%)以上可定为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