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眩 晕

三、眩 晕

眩晕(vertigo)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感知自身或外界景物发生运动。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平衡信息整合中枢一起,称“平衡三联”,共同参与维持机体平衡,其中以前庭最为重要。上述系统疾病皆可引起广义的眩晕,或称头晕,故眩晕为一常见症状。

按病变部位和病因可将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前庭外周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两亚类。其临床表现特点如下。

1.前庭外周性眩晕 又称真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常突然发病,患者感自身或四周景物旋转或摇摆,可因头位变动而加重;持续时期较短,每次眩晕持续时间为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一般不超过数日,常伴耳鸣、听力减退,可出现规律性(多为水平性)眼震,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神志清楚,有自行缓解和反复发作倾向。常见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窗膜破裂、耳毒性药物中毒等。

2.前庭中枢性眩晕 起病缓慢,有摇晃及浮动感,较少有景物旋转感,发作与头位变动无关,一般不伴有耳聋耳鸣,但有中枢系统症状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眼震,病程常持续数十日以上。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中枢缺血性眩晕常伴有眼黑、眼冒金花等症状。中枢性眩晕症状较轻,而平衡紊乱、步态不稳表现突出。有些疾病可同时累及前庭外周及前庭中枢,而出现相应症状。

3.非前庭性眩晕 表现不一,可为平面漂浮感或感倾斜、直线晃动等。常见疾病有高血压、严重贫血、心脏病、脑外伤后遗症、低血糖、神经官能症以及颈性眩晕和眼性眩晕等,须予以鉴别。

常见病因鉴别如下。

1.前庭神经元炎 有病毒病灶感染史,突然发病,一般无耳聋耳鸣。

2.迷路炎 包括浆液性和化脓性迷路炎,有化脓性中耳炎史,尤其胆脂瘤型,瘘管试验多阳性。

3.外伤 有颅脑外伤史,可合并有中耳听骨链和迷路前庭损害,亦可累及脑干和中脑。

4.梅尼埃病 为突然发作性眩晕,伴有耳鸣、耳聋和耳胀满感,可复发。

5.Lermoyez综合征 先有耳鸣和听力减退,继而发生眩晕。

6.Paget病 属变形性骨炎,累及颞骨多能引起耳聋、眩晕,头痛和颅骨改变。

7.Cogan综合征 属结缔组织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耳鸣、眩晕和耳聋。

8.多发性硬化症 反复发作性进行性眩晕,累及前庭小脑通路,可伴其他脑神经症状。

9.血管性眩晕 可由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等。

10.小脑后下动脉栓塞 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突发眩晕,伴有同侧面部和对侧躯体感觉异常和触觉减退。

11.颈性眩晕 包括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强直、外伤、椎间关节障碍、颈肌病变等引起眩晕,亦可能由于颈椎椎间孔压迫椎动脉影响供血,或由于血管神经作用异常。

12.小脑脑桥角肿瘤 该处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引起眩晕伴有耳鸣、耳聋和同侧角膜反射减退,可以出现小脑损害体征。

13.中毒性反应 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麻疹、猩红热、腮腺炎、带状疱疹等,药物性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奎宁、水杨酸等中毒。

14.位置性眩晕 指头位改变引起的眩晕,属于前庭系统的功能性紊乱,病变可能在迷路、前庭神经或前庭小脑通路。

15.晕动病 发生在乘车、船、飞机等。

16.循环系统疾病 常见于血液病、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引起脑缺氧、直立性低血压、贫血、白血病、内耳出血等亦可导致眩晕。

17.颅内疾病 凡颅内占位性病变、炎症、外伤、脑室系统病变和阻塞性病变以及偏头痛、癫等,均可出现眩晕。

18.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见于月经不调、妊娠、绝经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低血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