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食管及颈部疾病的CT诊断

二、气管、食管及颈部疾病的CT诊断

(一)气管、食管疾病

1.气管、食管异物

(1)气管异物:不透光食管异物(如金属异物等)在X线平片上可检出,不必行CT检查。透光异物在CT上亦可检出。

CT表现①支气管内的高密度影(肺窗),CT仿真内视镜可观察异物的立体形状及与支气管壁的关系;②阻塞性肺气肿,为不完全阻塞的肺叶表现;③阻塞性肺不张,为完全阻塞的肺叶表现;④阻塞性肺炎。

(2)食管异物:不透光食管异物(如金属异物等)在X线平片上可检出。透光异物在CT上表现为食管内的异常密度影,食管变形,气管可受压变形。

2.原发性气管肿瘤 是指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气管隆突以上的肿瘤,临床少见。

(1)气管良性肿瘤:可起源于气管的任何部位,以乳头状瘤多见,其次为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纤维瘤等。

CT表现①气管黏膜表面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多为2cm以下,向气管腔内突出性生长,引起气管腔局限性狭窄;②气管壁一般无增厚,气管软骨不受侵,较大的肿瘤使气管腔明显狭窄,引起两肺气肿或阻塞性炎症;③肿瘤位于气管远端时可阻塞主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及炎症;④软骨瘤的CT值较高,错构瘤具有骨、软骨的CT值。

(2)气管原发恶性肿瘤:成人以癌肿多见,儿童以肉瘤为主。癌肿多发年龄30~50岁,鳞癌多见,其次腺样囊性癌。

CT表现①多发生气管中下部,近半数位于气管中下1/3处;②肿瘤早期呈息肉状或呈结节状从气管黏膜表面突向腔内,CT值为软组织密度,也可表现为气管壁轻度增厚;③病变进展可形成气管内较大的肿块,管壁明显增厚,以后壁及侧壁受累多见,肿瘤还可围绕整个管壁呈环状生长;④病变后期肿瘤向气管软骨周围浸润,软骨破坏,并在气管外形成肿块;⑤30%~40%的气管恶性肿瘤直接向纵隔内扩散,引起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可直接扩散到喉部;胸膜转移引起胸腔积液和胸膜结节。

与良性肿瘤的区别主要为管壁增厚,无管壁增厚时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二)颈部疾病

1.甲状舌管囊肿 是颈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多位于舌骨下方。可并发感染、恶

变。

CT表现:①多位于中线,舌骨水平上下区域,多呈圆形或扁圆形,较大时形态不规则,囊壁光滑,囊内密度均匀;②可压迫舌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使其变形;③合并感染囊壁增厚,密度增高(图5-65)。

2.甲状腺腺瘤 是甲状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以20~40岁女性多发。单发,也可多发。

CT表现:①腺瘤较小时,一般不引起形态改变;②平扫时可见在甲状腺组织的低密度占位,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多为单个,少数可2个或多个,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一致,少数瘤体可见钙化、出血;③乳头状囊腺瘤表现为典型的囊实性肿物,结节与囊腔的比例不同;④合并结节状甲状腺肿,则内见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结节;⑤腺瘤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

图5-65 甲状舌管囊肿
舌骨下区域,呈扁圆形囊性水样密度影

图5-66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增大,密度不均,见多发钙化影

3.结节性甲状腺肿 为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来,非肿瘤病变。中年女性多见。

CT表现:①甲状腺腺体对称或不对称弥漫性增大,密度正常或减低,可见钙化、出血;②增大的甲状腺可延伸到胸骨后,出现气管移位、变窄等征象;③增强后密度不均更为明显,腺体组织常呈片状或团块增强,增强程度不及正常甲状腺(图5-66)。

4.甲状腺癌 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理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CT表现:①肿瘤大小不一,病灶与肿物组织界线不清,通常呈低密度,少数病例可见瘤体内细砂或斑点状钙化。增强程度不及正常甲状腺组织。②肿瘤较大时常累及甲状腺一叶,甚至一侧或整个甲状腺明显增大,密度低不均匀。③晚期可见邻近脏器受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表现,淋巴结可有原发灶的特点。

5.甲状腺囊肿 为甲状腺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后者临床多见。多发于20~40岁女性。

CT表现:①平扫见甲状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液体密度占位,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密度均匀,可单发或多发,增强囊肿无强化;②囊肿较大时,除了造成邻近结构移位受压外,还可见囊肿的大部分突出于甲状腺轮廓之外(图5-67)。

6.颈动脉瘤 常由动脉硬化、创伤、感染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等引起。多发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分支。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CT表现:①平扫颈动脉瘤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轮廓较清,管壁可有钙化。邻近组织可受压变形。②增强扫描肿物明显强化,为动脉血管的密度,同时显示病灶有清晰的包膜,与临近的结构分界较明确。③螺旋CT三维重建及血管造影能直观地观察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图5-68)。

7.颈部神经鞘膜瘤 为颈部神经源性肿瘤,可发生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交感神经、臂丛神经等。多位于颈动脉三角区,孤立发病,很少恶变。

CT表现:①多见颈动脉鞘内软组织占位,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光滑。密度较低,可有囊变。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②颈内动、静脉受压移位、变形。

图5-67 甲状腺右叶多发囊性变,囊壁光滑,内见钙化,气管移位

图5-68 口咽旁见倒置葫芦状肿物,壁有钙化,强化明显

8.颈部淋巴瘤 为颈部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或老年人。病理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CT表现:①大血管附近结节状软组织影,较小时边界清,较大常融合成团状呈不规则形态或分叶状。肿块增强不明显或以周边部分增强为主,还可见中央部分无增强的低密度不规则坏死区。②淋巴瘤早期多为单侧性,晚期可见双侧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增大。③淋巴结增大,可致血管移位、气管受压变窄(图5-69)。

9.颈部转移瘤 以转移性恶性肿瘤占多数,大多来自颈部,少数来自胸、腹部。

图5-69 左颈淋巴瘤
左颈椭圆形软组织团块,包绕颈总动脉,CTA见瘤供血管

CT表现:①大血管附近结节状软组织影,颏下、颌下淋巴结直径大于1.5cm,颈深淋巴结大于1.0cm,Ⅵ区大于0.8cm可考虑淋巴结肿大。②早期多为单侧性,呈圆形或类圆形,晚期可见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状,病灶可有坏死。增强扫描淋巴结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③淋巴结增大可致血管移位、气管受压变窄,可侵入血管。④可查到原发恶性肿瘤(图5-70)。

图5-70 左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左颈部转移
左颈多个软组织结节融合,邻近组织受累,VR像显示病灶位于锁骨上窝,血管受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