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 塞
鼻塞(nasal obstruction)即经鼻通气不畅,有单侧、双侧之分,可以是部分的、交替性的、体位性或持续性的。持续性鼻塞常见于鼻内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中隔偏曲、过度气化的中鼻甲、增厚内移的上颌骨额突以及先天性梨状孔狭窄等。间歇性或发作性、交替性鼻塞多见于鼻黏膜炎性或血管神经性反应,如感染、变态反应、自主神经紊乱、药物作用、内分泌失调等,此类鼻塞多为双侧。单侧鼻塞进行性加重与鼻内或邻近部位新生物有关,如鼻息肉、鼻及鼻窦肿瘤、鼻咽部肿瘤等;若为双侧常由慢性炎症引起的黏膜增生性病变所致。
婴幼儿及儿童期鼻阻塞见于先天性鼻部畸形,如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等。幼儿单侧持续性鼻塞并伴有呼气臭味、脓血涕者多为鼻腔异物引起。
成人鼻塞的常见原因有各种鼻炎、鼻窦炎、肿瘤、鼻中隔偏曲等。急性鼻炎时,鼻塞为期较短,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单纯性鼻炎的鼻塞为间歇性、交替性、时轻时重,侧卧时下侧鼻塞较重。
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阻塞,不受体位影响。萎缩性鼻炎也可引起鼻塞,主要由鼻腔内干脓痂所致,有时虽无脓痂,鼻腔通畅,但因鼻腔宽大,呼吸气流压力降低和鼻黏膜感觉神经萎缩,自觉仍通气不畅,有“功能性鼻塞”之称。
“药物性鼻炎”系长期应用减充血药滴鼻造成,可出现持续性鼻塞。
鼻窦炎引起的鼻塞多为一侧性,伴脓涕。如并发鼻息肉,鼻塞更重,可为进行性或持续性。鼻及鼻窦变应性疾病的鼻塞为阵发性,发作时有鼻内发痒、喷嚏、流清涕等症状,与急性鼻炎相似,但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黏膜肥厚、鼻中隔血肿和脓肿等均可引起鼻塞。鼻中隔偏曲有时不仅偏曲侧鼻塞,对侧由于鼻甲代偿性肥大也可出现鼻塞现象。
鼻、鼻窦和鼻咽部肿瘤所致鼻塞呈进行性,鼻塞随肿瘤生长而逐渐加重。良性肿瘤进展缓慢,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多伴有鼻出血及头痛等症状。凡鼻塞者不论轻重,若伴有鼻出血,甚至仅少许血迹或血染鼻涕,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详细检查明确诊断。
全身因素所致鼻塞也不少见,如内分泌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青春期鼻黏膜腺体功能旺盛)、全身血管舒缩失调以及服用降压药等都可以引起鼻塞。
对于主诉鼻塞的患者,应详细询问鼻塞是单侧还是双侧,程度、表现特点及病程时间、伴随症状、近期用药史等。长期鼻塞可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如婴幼儿的营养不良、颌面发育畸形、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的听力下降;长期经口呼吸导致口咽发干、慢性咽喉炎;睡眠时导致鼻源性鼾症,严重者发生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使患者产生头晕、困乏、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久之影响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