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病历

喉癌病历

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51

民族:汉婚姻:已婚职业:农民

现住址:××省××市××区××街××号

入院时间:2006-7-6 9:40

记录时间:2006-7-6 14:00

病史陈述者:患者(可靠)

病史

主诉: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进食后异物存留感,未注意。2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自服抗生素(具体情况不详)、禁声休息后无好转,并逐渐加重。10天前就诊于我院门诊,取咽喉部新生物病理检查诊断为“喉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今为进一步系统治疗入院。发病以来,患者间断性咳嗽、咳痰,偶有咳痰带血,无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无进食呛咳,无发热,无进行性消瘦,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和咯血史,无低热和盗汗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气短和心前区疼痛史,无高血压及双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无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黑粪及黄疸史。

血液系统:无乏力、无面色苍白与皮下瘀血、无牙龈出血史、无鼻出血史。

泌尿系统:无尿频、尿急和尿痛史,无血尿史,无尿量异常及夜尿增多。

内分泌及代谢:第二性征无异常改变,无营养障碍,无多饮多食史,皮肤无色素沉着,毛发分布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头昏、头痛及眩晕,无失眠,无痉挛与瘫痪史。

运动骨骼系统:无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适龄婚育,爱人及儿女均健康。

家族史:主要家庭成员均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无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和免疫缺陷等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70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室,神清语利,自主体位,声音嘶哑,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及其器官: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肿块及压痛。

眼: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

口:口唇无发绀,牙齿排列整齐,伸舌居中。

耳鼻咽喉及颈部见专科检查

胸部:胸廓对称,无局部隆起及凹陷。

肺脏:

视诊: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无明显肋间隙增宽及变窄。

触诊:双侧触觉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叩诊:双肺叩诊清音,肺下界及移动度正常。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脏: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冲动点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约0.5cm。

触诊:心尖冲动位置同视诊,心前区未及震颤及摩擦感。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如下:

右(厘米)  肋间  左(厘米)

2.5     Ⅱ   2.5

2.5     Ⅲ   3.5

3.5     Ⅳ   5.5

       Ⅴ   7.5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约8cm。

听诊:心率80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大动脉及血管:

桡动脉:频率80次/分,律齐,无奇脉及交替脉。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水冲脉、枪击音及杜氏双重音。

腹部:

视诊: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脏:肋下未触及。

胆囊:墨菲征阴性。

脾脏:肋下未触及。

肾脏:肾区无压痛,沿输尿管体表走行区无压痛点。

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肾区无叩痛。

听诊:肠鸣音4次/分。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及异常。

脊柱及四肢: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四肢关节活动正常。

神经反射:腹壁反射、角膜反射存在,肱二、三头肌反射、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克氏征(-),布氏征(-),巴宾斯基征(-),霍夫曼征(-)。

专科检查

耳部:双耳郭无畸形,无牵扯痛,耳屏、乳突区无压痛,双外耳道洁,无异常分泌物,双鼓膜标志清。双耳听力未测。

鼻部:外鼻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甲无肿大,黏膜红润,鼻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各鼻窦区无压痛。

咽喉部:鼻咽部黏膜光滑,咽隐窝及鼻咽顶部未见新生物。口咽部黏膜光滑无充血,无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无肥大,软腭活动正常,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形态正常,抬举活动良好,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左侧声带形态正常运动良好。会厌谷、声门下未见异常。

颈部:颈对称,颈软,无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喉体居中,无畸形、无触痛,活动良好,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

喉CT(×××医院):右侧披裂及室带区可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生长,边缘光滑,右侧声带增厚,声门裂不对称,邻近骨质正常。

纤维鼻咽喉镜:鼻咽部标志物清,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于右侧室带部,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

病理报告(××××):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病历小结

×××,男,51岁,以“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咽部异物感,进食后异物存留感。2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逐渐加重。查体:一般状态良好,间接喉镜见会厌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左侧声带未见异常。颈部未触及异常肿大淋巴结。喉部无畸形。辅助检查:喉部CT示右侧披裂及室带区可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生长,边缘光滑,占据梨状窝大部,右侧声带增厚,声门裂不对称,邻近骨质正常。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鼻咽部标志物清,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于右侧室带部,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病理报告(××××):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初步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确定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确诊日期:2006-7-7

确诊医师:×××

2006-7-6 10:00

首次病程记录

姓名:×××  性别:男  年龄:61岁

主诉: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进食后异物存留感,未注意。2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自服抗生素(具体情况注关)无好转,并逐渐加重。10天前就诊于我院,取咽喉部病理检查诊断为“喉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今为手术治疗入院。发病以来,患者咳嗽、咳痰,偶有咳痰带血,无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无进食呛咳,无发热、无消瘦。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82次/分,血压130/70mmHg,呼吸17次/分。一般状态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态平稳,神清语利,声音嘶哑,呼吸平稳,步入病房。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睑无水肿,伸舌居中。颈软,对称,气管及喉部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纯,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双耳郭无畸形,双鼓膜标志清,无牵扯痛,耳屏、乳突区无压痛,双外耳道洁,无异常分泌物。外鼻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鼻甲无肿大,黏膜红润,鼻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各鼻窦区无压痛。口咽部黏膜光滑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肥大,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形态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左侧声带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喉CT(×××医院):右侧披裂及室带区可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生长,边缘光滑,右侧声带增厚,声门裂不对称,邻近骨质正常。

纤维鼻咽喉镜:鼻咽部标志物清,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位于右侧室带,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

病理报告(××××):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初步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诊断依据:

(1)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

(2)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

(3)喉CT(×××医院):右侧披裂及室带区可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生长,边缘光滑,占据梨状窝大部,右侧声带增厚,声门裂不对称,邻近骨质正常。

(4)纤维鼻咽喉镜:鼻咽部标志物清,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未于右侧室带,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

(5)喉肿物病理: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鉴别诊断:

(1)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常妨碍进食。喉镜检查见黏膜苍白水肿,有浅溃疡。病变多发于喉的后部。胸部X线检查多有肺结核。

(2)喉乳头状瘤:病程较长,病变限于黏膜表层,无声带运动障碍。

诊疗计划:完善检查,明确诊断,除外手术禁忌证,择期手术。

副主任医师×××

2006-7-7 9:00

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入院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明确,入院后常规心电图、胸片、血液化验检查回报均正常,择日手术治疗。

医师:×××

2006-7-7 8:00

×××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主任医师查房。听取病情汇报并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后指出,“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诊断明确,嘱完善术前检查,择期行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主任提问垂直半喉切除术的适应证是什么,并介绍该方式适用于“一侧声带癌已累及声带大部分或全长,向前区、前联合及向后侵及声带突,或向上侵及喉室、室带或向下累及声门下区,声带运动正常或受限者。”本例患者以右室带肿物为主,累及右声带是其特点,整体适合行右垂直半喉切除术。

主任医师:×××/医师:×××

2006-7-8 8:30

×××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入院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明确,拟明日行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今日行术前准备。×××副主任医师指示,因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术后有出血、感染、复发、咽瘘并发症等发生的可能,因此向患者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并签字。为预防感染,今日应用头孢替唑注射液3.0静滴,术后给予2.0日二次静点。

副主任医师:×××/医师:×××

2006-7-8 14:00

术前小结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1岁

术前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诊断依据:

(1)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

(2)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3)喉CT:右侧披裂及室带区可见软组织肿物,呈膨胀生长,边缘光滑,占据梨状窝大部,右侧声带增厚,声门裂不对称,邻近骨质正常。

(4)纤维鼻咽喉镜: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于右侧室带部,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

(5)病理报告(××××):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手术指征:

(1)目前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右室带)声门上型T3N0M0

(2)各项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3)无绝对手术禁忌证。

拟施手术: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

拟施麻醉:全身麻醉。

注意事项:肿物切除彻底,尽量保留喉功能。避免损伤神经、大血管。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9 8:40

麻醉师查房记录

×××  男  51岁

目前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简要病史及诊断依据: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间接喉镜及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见会厌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喉CT可见右喉软组织肿物,喉肿物病理回报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目前情况:体温36.5℃,脉搏85次/分,血压140/90mmHg,呼吸17次/分,麻醉耐受力一般。

麻醉禁忌证:无。

麻醉适应证:拟行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

麻醉师:×××

2006-7-9 13:30

术后病程记录

手术时间:2006-7-9 9:40-13:00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方式: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

手术简要经过: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尽量后仰先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造口送入麻醉插管,全麻生效后,颈前常规消毒、铺巾,取颈前大“U”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颈阔肌下翻转皮瓣,分离右胸锁乳突肌,暴露颈动脉鞘,见颈内静脉上、中区多枚肿大淋巴结,如成人拇指大小。清除中、上区淋巴结及其组织,上达二腹肌,下达肩胛舌骨肌,外达斜方肌内缘,内达中线,深达颈深筋膜中层,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腔,然后切开颈白线,切断结扎甲状腺峡部,游离切除舌骨,游离暴露右侧甲状软骨板、环状软骨,保留软骨膜,偏左侧裂开喉,进入喉腔,见肿物侵及右室带、喉室、声带,向后达披裂,前到中线,为黏膜下肿物。保留安全缘前提下,完成右垂直半喉切除,上切除会厌部分组织,下到环状软骨水平,彻底止血,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腔,经鼻留置鼻饲管,修整咽黏膜,固定左侧声带、室带,完成咽成形,缝合肌层,留置引流管,缝合皮下、皮肤,敷料包扎,更换气管套管,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约100ml。

术后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1M0

术后处理措施:全麻术后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预防感染,注意加压包扎。

术后注意观察事项: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副主任医师:×××

2007-7-10 8:00

×××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为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第1日,×××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认为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气管套管通畅,套管内无血性痰,颈部略肿胀,包扎敷料少许血染。意见:①每日术区换药,注意观察术区皮瓣愈合情况以及引流管引流情况;②加强预防感染治疗,同意头孢替唑注射液2.0g,每日2次静滴,甲硝唑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滴;③加强吸痰护理,防止痰液潴留而继发肺部感染;④加强鼻饲营养。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0 8:30

患者术后第一日,术区略有胀痛不适,气管内痰液量不多,晨测体温37℃,脉搏70/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70mmHg,一般情况良好,颈部略肿胀,包扎敷料无新鲜血染,打开敷料见术区颈部皮瓣略水肿,切口对和好,负压引流引出淡红血性液体约30ml,气管套管通畅,套管内痰多为黏性痰,术区消毒后,以无菌敷料适当加压包扎,继续头孢替唑及甲硝唑注射液静滴预防感染治疗,今日起鼻饲饮食。

副主任医师:×××/医师:×××

2006-7-11 8:00

术后第二日,×××主任查看患者,听取病情汇报并查体。患者诉术区略有肿胀不适,痰量较多,无发热。查体:一般状态良好,术区敷料无新鲜血染,负压引流引出淡血性液体10ml。气管套管通畅。×××主任医师指示今日拔除引流管,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加强吸痰护理,适当下床活动,鼓励咳痰,继续抗感染治疗。×××主任医师还指出喉癌病人术后咽瘘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手术缝合不满意、切口下有瘀血感染,病人术后营养不好,术后有发热咳嗽以及负压引流不通畅等。术后特别要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引流管引流出液体的性质及量,病人口腔内分泌物的多少、是否有异味、切口是否有红肿、愈合程度如何等。

副主任医师:×××/医师:×××

2006-7-11 8:50

术后第二日,术区略有肿胀不适,痰量不多,无发热。鼻饲饮食,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查体:一般状态良好,体温38.2℃,脉搏70/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70mmHg,术区无感染征象。今日拔除引流管,加强吸痰护理,适当下床活动,鼓励咳痰,继续抗感染治疗。

副主任医师:×××/医师:×××

2006-7-12 8:20

术后第三日,患者诉术区稍有不适,无发热,无疼痛,痰量减少。查T:36.5℃,P:78次/分,一般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术区敷料固定完好,打开敷料见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出,消毒后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加强吸痰护理。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3 8:20

术后第四日,患者诉术区稍有不适,无发热,无疼痛,痰量减少。查T:36.5℃,P:78次/分,一般状态好,生命体征平稳。术区敷料固定完好,打开敷料见颈部肿胀基本消退,切口对合好,无红肿、渗出,消毒后无菌敷料加压包扎,继续目前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4 8:30

术后第五日,患者鼻饲饮食顺利,术区皮瓣略水肿,无感染。今日术后病理回报:喉菜花型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侵及黏膜下层,送检颈静脉2区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根据病理诊断,修订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6 8:40

今日术后第七日,患者夜间咳嗽,睡眠欠佳,鼻饲顺利,体温、脉搏平稳,一般状态良好,颈部无肿胀,术区皮瓣略水肿,拆除切口缝线,切口愈合佳。术区消毒,无菌敷料包扎,今日停用甲硝唑,余治疗同前。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8 8:00

×××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术后第九日,×××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听取病情汇报并查体。患者夜间咳嗽缓解,睡眠欠佳,鼻饲顺利。查体:一般状态良好,颈部皮瓣无水肿,切口愈合佳。堵管发音满意,但呼吸不畅,间接喉镜见术腔愈合良好,黏膜略水肿,经口进食偶有呛咳。患者及家属要求近日出院,×××主任医师认为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带胃管出院,嘱练习经口进食,适时拔除胃管,随诊观察。×××主任医师提问声门型喉癌病人颈淋巴引流的特点是什么,并介绍:水平半喉切除术的适应证主要为①会厌癌局限于会厌喉面或其边缘,而未侵及会厌根部,与声带的前连合区有安全界限;②会厌癌侵及舌面,范围较局限,舌根部无瘤肿;③会厌癌侵及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未侵蚀、无水肿等。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引流的特点为淋巴组织丰富,主要引流至颈内静脉周围的颈深上淋巴结,容易早期向双侧淋巴结转移。

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2006-7-19 8:00

术后第十日,堵管发音声音低沉,呼吸尚可,堵管后可经口咳痰,进食偶有呛咳。患者要求出院,经请示上级医师,同意带胃管出院,嘱练习经口进食,适时拔除胃管,随诊观察。

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

另页

出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1岁 科别:耳 床位号: 住院号:□□□□□□□□

入院日期:2006-7-6

出院日期:2006-7-19

入院时情况:患者以“咽喉部异物感1年,声音嘶哑2个月”为主诉入院。发病以来,患者咳嗽、咳痰,偶有咳痰带血,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无进食呛咳,无发热,无消瘦。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查体:一般状态良好,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右侧声带固定,梨状窝、前联合窥视不清;喉CT见右侧披裂及室带区软组织肿物;纤维鼻咽喉镜:会厌形态及活动正常。右侧声带、室带、披裂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右侧声带固定,肿物位于右侧室带,表面粗糙、质脆,触之易出血,双侧梨状窝及声门下未见异常;喉肿物病理:右侧室带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入院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完善检查,于2006-7-9行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预防感染治疗,7天拆线,切口愈合佳,术后10天练习经口进食。

出院时情况:术后第10天,颈部切口愈合佳,鼻饲管尚未拔出,进食偶有呛咳,堵管发音声音低沉,可经口咳痰,呼吸尚可。

出院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出院医嘱:

(1)练习经口进食,适时拔除鼻饲管。

(2)练习经口咳痰。

(3)保持气管套管通畅。

(4)随诊。

主治医师:×××/医师:×××

手术记录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1岁 科别:耳鼻咽喉科 床位号:住院号:□□□□□□□□

手术日期:2006-7-9

术前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0M0

术后诊断:喉鳞状细胞癌(右)声门上型T3N1M0

手术名称:气管切开、右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右垂直半喉切除术。

术者及助手姓名:×××,×××,×××

麻醉方法:全麻

麻醉用药:见麻醉单

麻醉师姓名:×××

手术开始时间:9:40  手术终止时间:13:00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情况及处理:患者仰卧位,先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造口送入麻醉插管,全麻生效后,常规消毒铺巾,取颈前大“U”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下翻转皮瓣,分离右胸锁乳突肌,暴露颈动脉鞘,见颈内静脉上、中区多枚肿大淋巴结,如成人拇指大小。清除中、上区淋巴结及其组织,上达二腹肌,下达肩胛舌骨肌,外达斜方肌内缘,内达中线,深达颈深筋膜,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腔,然后切开颈白线,切断结扎甲状腺峡部,游离切除舌骨,游离暴露右侧甲状软骨板、环状软骨,保留软骨膜,偏左侧裂开喉,进入喉腔,见肿物侵及右室带、喉室、声带,向后达披裂,前到中线,为黏膜下肿物。保留安全缘前提下,完成右垂直半喉切除,上切除会厌部分组织,下到环状软骨水平,止血,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术腔,经鼻留置鼻饲管,修整咽黏膜,固定左侧声带、室带,完成咽成形,缝合肌层,留置引流管,缝合皮下、皮肤,敷料包扎,更换气管套管,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约100ml。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