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基本概念和释义

四、饲料营养基本概念和释义

1.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饲料中以某种形态和一定数量维持动物生命和动物生长发育的构成成分。饲料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每种饲料原料的营养素构成比例不一样。

2.营养指标

营养指标是对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所做的规定。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动物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之一。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可以吸收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两类都是动物必需的物质。

4.总能

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饲料的总能取决于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三大养分能量的平均含量为:碳水化合物 17.5 kJ/g ;蛋白质 23.64 kJ/g;脂肪39.54 kJ/g。不同饲料的总能不一样。

5.消化能

消化能是指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后的能值,亦称“表观消化能”。不同饲料原料的消化能不一样,同一饲料原料不同畜禽使用的消化能不一样,如玉米的消化能14.2MJ/kg(猪), 12.8MJ/kg(兔),饲用小麦粉的消化能15.0 MJ/kg(猪),13.9 MJ/kg(兔)。

6.代谢能

代谢能是指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和尿能(对反刍动物还要减去甲烷能)后的能值,亦称“表观代谢能”,如玉米代谢能为13.9MJ/kg(猪),13.1MJ/kg(肉鸡)。

7.净能

净能是指从饲料的代谢能中减去热增耗后的能值,如玉米的净能为 11.1 MJ/kg(猪),8.4 MJ/kg(奶牛)。

8.总磷

总磷是指饲料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

9.有效磷

有效磷是指饲料总磷中可为动物利用的部分。

10.蛋白质

蛋白质是指由氨基酸为基本单元,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11.理想蛋白质

理想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营养需要相一致的蛋白质,其氨基酸之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2.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外源提供的氨基酸。生长猪有10种必需氨基酸,分别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除上述组氨酸和精氨酸外的8种氨基酸是成年猪禽的必需氨基酸;生长猪的10种必需氨基酸外加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共13种氨基酸是生长禽的必需氨基酸。

13.半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是指能代替或部分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是半必需氨基酸。丝氨酸能代替部分甘氨酸,胱氨酸能代替50%左右蛋氨酸,酪氨酸能代替30%~50%苯丙氨酸。

14.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生命过程必需,但可以在动物体内合成,无需从外源提供即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但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

15.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是指特定条件下必须由外源供给的氨基酸, 如仔猪的精氨酸和谷氨酸是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16.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饲料或饲粮中的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通常将饲料或饲粮中最缺乏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乏的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的饲料,对不同的动物,限制性氨基酸的顺序不同。如猪饲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为赖氨酸,而鸡饲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则通常为蛋氨酸。

17.氨基酸平衡

氨基酸平衡是指饲料中各种氨基酸之间的数量和比例上与动物特定需要相协调的状态。饲粮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的需要量相符合,说明该饲粮(料)的氨基酸是平衡的,反之,则为不平衡。只有在饲粮中氨基酸保持平衡状态下,氨基酸才能最有效地被利用,任何一种氨基酸的不平衡都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消耗增多,而生产性能也将明显降低。

18.氨基酸拮抗

氨基酸拮抗是指由于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过量而降低动物对另一种或另几种氨基酸利用的现象。

19.氨基酸的缺乏

氨基酸的缺乏是指一种或几种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缺乏的氨基酸常常是必需氨基酸。低蛋白日粮和生长快、高产的动物常出现氨基酸缺乏。缺乏症可通过补充所缺乏的氨基酸而缓解或纠正。

20.氨基酸中毒

氨基酸中毒是指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21.脂肪

脂肪是指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化学链长短却不相同。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22.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外源提供的脂肪酸。

23.矿物质

矿物质是指构成动物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

24.必需矿物质

必需矿物质是指动物生理和代谢过程需要,且必须由外源提供的矿物元素。

25.常量元素

常量元素是指正常情况下,占动物活重大于和等于0.01%的矿物元素,如钙、磷、钠、钾等。

26.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正常情况下,占动物活重小于0.01%的矿物元素,如铜、锌、铁、锰、碘、钴等。

27.维生素

维生素是指动物代谢必需且需要量极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辅酶或者催化剂的形式参与体内代谢,缺乏时动物会产生缺乏症。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28.营养需要量

营养需要量是指动物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机体健康和达到特定生产性能对营养素需要的最低数量。

29.维持需要

维持需要是指动物维持机体健康和体重不变的营养需要。

30.饲料营养价值

饲料营养价值是指饲料本身所含的养分及这些养分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以及用于畜产品生产的能力大小。

31.营养平衡

营养平衡主要指动物的生理需要和饲料营养素供给之间的平衡,主要包括能量蛋白平衡、氨基酸平衡、钙磷平衡、电解质平衡以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平衡。营养不平衡导致代谢疾病,动物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升高;影响动物健康,如仔猪采食高蛋白日粮,腹泻率升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动物易生病。营养物质之间平衡包括摄入的养分数量、养分间的比例、养分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等。影响饲料营养平衡的主要因素有:饲养标准的选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数据、原料间的组合搭配、配方师的经验和水平、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环境和管理因素以及畜禽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