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使用抗生素

(一)非法使用抗生素

非法使用抗生素主要包括在饲料中非法添加和不规范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非法使用人药,非法添加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的药物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

饲料药物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疾病及提高饲料报酬等作用,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然而,饲料药物添加剂长期使用、最大剂量使用、不规范使用和滥用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长期使用抗生素,严重损害动物机体免疫功能。被摄入机体后的抗生素,随血液分布到肝、肾、脾、肺、胸腺、淋巴结和骨骼等各组织器官,使动物产生药物依赖性,降低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另外,某些抗生素直接损害动物的组织器官,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机体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现象。内源性感染指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潜伏在体内的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引起内源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作用就明显下降。抗生素用量不足,用药时间长,不仅达不到预防效果,而且严重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各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超级细菌”是人们过度依赖、长期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严重恶果。

抗生素易造成药物残留。药物残留是指药物使用后蓄积或者贮存在自然界、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药物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以及与药物有关的杂质。药物残留在自然界中,影响自然中微生物的平衡,从而影响生态平衡;长期食用药物残留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为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和“三致”作用(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