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纤维的利用

(二)纤维的利用

各种动物对纤维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微生物酶的分解产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植物细胞壁越成熟,木质化程度越高,越不易被微生物消化,这是动物利用纤维的主要限制因素。

1.纤维对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纤维是反刍动物的一种必需营养素,对反刍动物具有重要作用。

(1)维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动物的健康 日粮纤维能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适宜的日粮纤维水平对于防止由于大量进食精料所引起的采食量下降,纤维消化降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纤维能防止酸中毒、瘤胃黏膜溃疡和蹄病,纤维绝对不可缺乏。日粮纤维低于或高于适宜范围,不利于能量利用。此外,日粮纤维可通过刺激咀嚼和反刍,促进动物唾液分泌增加,从而间接提高了瘤胃缓冲能力。

(2)维持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 饲粮中纤维水平过低,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减少,导致乳脂肪合成减少,所以将日粮纤维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上,可维持动物较高的乳脂肪率和产乳量。

(3)为动物提供大量能源 日粮纤维发酵对反刍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意义,日粮纤维在瘤胃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能为反刍动物提供70%~80%的能量需要。

2. 纤维对非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1)维持肠胃正常蠕动 肠胃正常蠕动是影响养分吸收的重要因素。麦麸对结肠的前进式蠕动有促进作用。日粮纤维中未发酵的部分通过机械作用影响肠道蠕动和食糜滞留时间,而可发酵部分则可能是通过其发酵产品来影响肠道蠕动和食糜流通速度。繁殖动物常用中性洗涤纤维调节胃肠道食糜排空速度,保证胃肠道畅通。

(2)提供能量 纤维经大肠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可满足维持能量需要的10%~30%,其中杂食动物相对低一点,非反刍草食动物相对高一点。研究表明,母猪妊娠期间,日粮中配入适量的易于发酵的高纤维饲料,如甜菜渣、大豆壳、麦麸、三叶草、燕麦壳等,除可为母猪供能外,还可提高初乳中脂肪含量,有利于初生仔猪的生长和成活。

(3)日粮纤维的代谢效应 日粮纤维可刺激胃液、胆汁、胰液分泌。果胶物质及可溶性纤维,如β-葡聚糖,可通过刺激胆固醇随粪便的排出,降低胆固醇的肠肝再循环,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有研究表明,不可溶的纤维可降低人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而可溶性纤维则无此效应。

(4)解毒作用 日粮纤维可吸附饲料和消化道中产生的某些有害物质,使其排出体外。适量的日粮纤维在后肠发酵,可降低后肠内容物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

(5)改善胴体品质 猪在肥育后期增加日粮纤维,可减少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

(6)刺激胃肠道发育 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苜蓿粉日粮的青年猪,其胃、肝、心、小肠、盲肠、结肠的重量均显著提高。现代动物生产常用纤维冲淡日粮营养浓度的方法来保证种畜、种禽胃肠道充分发育,满足以后高产性能的采食量需要。

3.纤维的负面作用

合理的纤维含量和组分对畜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纤维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①日粮纤维水平增高,加快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通速度,降低动物对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②纤维不仅本身消化率低,而且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饲粮可利用能值;③日粮纤维水平增高,增加动物消化道内源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