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海陆统筹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十二五”海陆统筹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发展海洋经济”的章节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海陆统筹”[1]。这是党中央在全面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科学地提出“五个统筹”方针以来,明确将海陆统筹纳入国家战略的范畴。

追溯海陆统筹战略思想的历史,海洋战略在20世纪末便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关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之一[2]

海陆统筹理念最早见于2004年,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在北京大学“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报告会上提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3]。此后,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于2006年2月14日在《中国海洋报》发表文章写道:“统筹发展应该包括‘海陆统筹’,除了大力做好现有的‘五个统筹’之外,还应该再加上‘海陆统筹’。‘海陆统筹’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4]。”全国政协委员张登义、王曙光在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提案中指出:“海陆统筹”应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5];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是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6]。这一举措首次将海洋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该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最终出台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国家战略的出台,对海陆统筹的相关研究也亟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