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内容
首先,是海陆统筹概念、内涵研究。旨在从地理学角度,对海陆统筹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进行探讨。
其次,从人地(海)关系地域系统的角度研究海陆统筹的核心内容——海陆区域复杂系统的协调。包括海陆生态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经济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社会子系统的统筹,以及海陆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间的总体协调。
第三,研究基于规模尺度转换的海陆统筹战略模式选择。考虑地理空间上的尺度转换,从全球到地方,在尺度与规模上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在此连续体上可以进一步分为全球尺度,这里考虑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出发点,更多所指全球范围内与我国海洋权益密切相关的区域和海域;国家尺度,即我国领土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具有实际控制能力的地区;区域尺度,在此特指在我国领土、领海范围之内,因某种属性和功能的需要而划分的若干地理空间范围,比国家的范畴小;地方尺度,指比区域范围小,其海陆统筹问题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地域单元。从地理区域属性来看,从环境基础到上层建筑之间,亦构成一个连续体,在此连续体上划分出四个维度,包括国土资源环境层、基础设施层,社会经济层以及制度文化层。综合考虑尺度转换与区域属性,将二者各自的四个维度相组合,就构成了海陆统筹战略决策矩阵。在决策矩阵中,每一尺度在其不同的空间层次都有其核心战略,以此作为海陆统筹战略模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第四,阐述不同尺度上海陆统筹的核心问题,在对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在全球尺度上,分析我国的全球海洋战略选择以及海上战略通道地缘安全;在国家尺度上,重点分析基于大尺度港口—腹地系统的区域联系、位势关系及优化策略,海陆、海域间生态环境的一体化治理措施;在区域尺度上,从要素关联的角度,对海陆产业关联、资源环境一体化、基础设施布局衔接等方面提出综合调控方案;在地方尺度上,解决地方区位条件以及海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地方可持续发展问题。
最后,结合在区域及地方尺度上案例的研究,归纳出适用于不同尺度以及不同地域类型的代表性海陆统筹发展战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