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从海陆一体化到海陆统筹

四、相关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从海陆一体化到海陆统筹

(一)海陆一体化研究

海陆一体化原则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全国海洋开发保护规划编制时最早提出的,该原则同时也适用于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112]。不同学者对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及原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也不断拓展和深化。

1.海陆环境一体化调控

早期的研究集中在海陆经济、环境的一体化调控上。王茂军等分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机理,认为海陆一体化调控是一个系统综合集成的概念,是建立在近岸海域污染地理空间链式发生机制之上的调控海陆污染地理空间联系的系统,具有规模庞大、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等特征[113]。盖美通过对近岸海域污染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探讨,提出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措施,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贴近度集成方法对大连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进行了研究[114]

2.海陆经济一体化

隋映辉详细分析了从陆地到海洋资源开发的反馈效应,认为经济空间可以由陆地经济空间和海洋经济空间组成。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空间的一体化,要求人们从整体论的角度来认识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同时,把海洋经济纳入国民经济空间系统[115]。栾维新、王海英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重点论述了海域自然基础的特殊性、海洋产业结构与陆域产业结构的差异,认为在海岸带地区由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海陆产业联系的自然基础,而海洋产业对陆域的技术和空间上的依赖则决定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116]。孙加韬构建了产业领域海陆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基本架构,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和陆域经济的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陆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117]

相关研究也体现在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对具体产业、具体地域的探讨。如袁小霞、朱壮对沿海水产业与海陆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分析[118];林宪生、郭瑾对辽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研究[119];李锋等对环渤海区域海陆一体化发展对策的研究[120];刘志高等对连云港市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等[121]

3.海陆一体化内涵的拓展

韩立民等认为,海陆一体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如何发挥海洋优势,加强海陆联系和统一规划,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但涉及海陆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包括海洋意识的培育、海陆文化的融合、海陆交通的衔接、海陆管理的统一与协调等。狭义的概念主要指海陆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即根据海、陆两个地理单元的内在联系,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思想,通过统一规划、联动开发、产业链组接和综合管理,把本来相对孤立的海陆系统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实现海陆资源更有效的配置[122]

卢宁等进一步分析了海陆一体化的实践意义,认为海陆一体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行动[123]

(二)海陆统筹研究

海陆统筹并未形成明确的概念,相关研究多偏重于某些具体领域或对其理念的初步探索上,经历了从相关领域的认识论转向并与实践结合,到从宏观的视角综合、系统的理论探讨过程。

首先,在海陆政治、经济、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相关学者对海陆统筹的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主要体现在:

(1)经济区划的海陆统筹。高之国将中国沿海地区看成“新东部”,提出海陆区划统筹的初步构想[124];张登义等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国整体疆域内区域统筹的宏观愿景与相关对策[125]

(2)地缘政治与地缘安全的海陆统筹。李义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海陆度值高、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双重身份的地缘实体,在战略上需要消解海陆两分的现实,而采取海陆统筹的全方位选择[126];邱研等针对我国石油进口的空间格局和运输线路的分析,提出石油进口的海陆统筹战略[127]

(3)产业发展的海陆统筹。叶向东提出海陆统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128];张海峰从海陆产业结构调整[129]和树立科学能源观[130]的角度,探索了海陆统筹的途径;徐舒静、于慎澄探索了海陆统筹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途径[131];朱坚真等阐述了南海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意义及其与海陆产业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132];徐加明提出构筑陆海产业统筹发展新格局的路径和对策[133]

(4)生态环境的海陆统筹。杨潇等以近岸海域污染场界系统为工具,提出我国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海陆统筹管理体系[134];陈作志等通过对广西北部湾近岸生态系统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建立陆海统筹的环境管理机制[135]

(5)社会发展的海陆统筹。刘明针对海洋开发及沿海地区发展导致的社会问题,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原则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路[136]

其次,在认识论层面,不同学者对海陆统筹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研究。曹可认为陆海统筹是一种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其强调的是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统一性,发现二者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将海洋与陆域的发展统筹考虑与安排[137];孙吉亭、赵玉杰从决定机制、作用机制、调节机制三方面深入研究海陆统筹机制,探讨如何协调和平衡海洋和陆地两大子系统[138],王倩、李彬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海陆统筹的概念和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39];刘大海、纪瑞雪、关丽娟则通过海陆二元结构均衡模型的构建对海陆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