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写手是稀缺资源

战略写手是稀缺资源

核心提示

专门为单位或领导撰写重要文稿的战略写手(俗称“笔杆子”)不太好找,这已成为普遍现象。战略写手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宽广的战略思维、深厚的理论素养、一定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出色的领悟能力,属于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和实干人才,无疑是稀缺资源。他们是单位智囊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源的核心支撑,是各类重要文稿起草的主要承担者。其水平高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实力强弱;其智库作用发挥大小,一定意义上影响本单位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决策走向。

物以稀为贵,才以杰为尊。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干事容易、谋事难,动嘴容易、动笔难。在不少单位,能写材料的“笔杆子”往往少之又少,因而成为“香饽饽”和“抢手货”。

一般来说,具有一定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职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称为写手,如文学创作者、网络自由撰稿人等。专门为单位或领导撰写重要文稿、开展政策研究的人员则是战略写手。战略写手涉及的文稿主要包括:单位领导在各类场合的重要讲话,向上级部门的各类汇报,总结类和部署类的工作报告,各类调研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等。

战略写手是写手中的杰出代表,是写手中的“大家”。

战略写手与写手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在服务对象上,写手的服务对象往往是写手本人,以自己满意为目标;战略写手的服务对象往往是单位领导,以领导满意为目标,因而难度大。在材料要求上,写手所写材料可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个人发挥空间很大。而战略写手所写材料往往有很大的制约性,必须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图,有战略高度并把握全局,不光是写自己的思想,更要写别人的思想。在能力素质上,战略写手除了具备写手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有很强的理论修养、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因此可以说,做写手难,做战略写手更难。

中央各部、省、专区、县,都要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毛泽东

语言文字的力量有时比任何武器都要更强大,战略写手有时能起到独特而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离不开战略写手。美国白宫从20世纪20年代就设置专人为总统撰写讲稿,首位“白宫写手”名叫贾德森·韦利弗,为第29任总统沃伦·哈丁写稿,“开国元勋”一词即由其创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稿也是由一个才思敏捷的写手团队完成的,这个团队又被称为“奥巴马的大脑”。战略写手是一个单位智囊库、思想库的核心,发挥着古代“军师”、“幕僚”、“谋士”的职能,体现出现代“参谋”、“顾问”、“助理”的作用。战略写手在一个单位承担各类重要文稿的起草,特别是起草领导的各类场合讲话稿。战略写手的水平高低,有时能反映出一个单位的实力强弱和水平高低。战略写手一般会围绕本单位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和政治焦点、经济热点、工作难点等敏感问题开展软课题研究,为本单位领导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战略写手的观点有助于领导决策,战略写手的思想有时甚至会成为本单位的发展取向。因此,战略写手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战略写手素质要求高、成才难度大、成长时间长。

战略写手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具有文字功夫是战略写手的基础条件,要求必须要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文字表达首先要精准,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重复、不绕圈,做到表达清晰、明白。

战略写手必须要有宽广的战略思维。战略眼光决定作品高度。战略写手要能着眼整体和全局,树立大局意识,把握战略全局,站得高、看得远、谋得实,这样才能想领导之所想,甚至想领导之未想,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战略写手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理论修养的程度决定了文章的厚度。其必须熟悉掌握党的基本理论,自觉运用最新理论和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并自觉跟踪前沿管理和科技知识,始终使自己的思想保持领先,拥有丰富的理论涵养,这样写文章才能有高度、有深度。

战略写手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必须了解自身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行业特点和规律。如果处于汽车行业,那么对汽车业务和行业规律就应该十分熟悉,即使做不到如数家珍,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不讲外行话,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培养“秀才”,这些人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胡乔木

战略写手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写文章是一项创新活动,一篇文章从立意的确定到观点的提出,从结构的安排到文字的组织等,都需要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战略写手必须强化创新意识,练就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巧。

战略写手要有出色的领悟能力。有出色的领悟能力是战略写手的基本素质。战略写手必须充分领会并准确理解领导的意图,知道领导关注什么,想要什么。只有领悟其道理,领悟其真谛,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百炼成钢。

应该说,战略写手,往往不仅是写文章轻松自如,从事其他工作也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战略写手在长期的材料组织中,练就了一些独门秘笈,应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战略写手往往善于总结提炼。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很强的归纳能力,讲话条理性强,有“拔高”的能力,表达水平一般都高人一筹,在很多重要场合更容易脱颖而出。战略写手往往善于驾驭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战略写手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是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整体和长远出发,从领导的角度出发,因此,战略写手考虑问题往往不会顾此失彼。战略写手往往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战略写手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往往都有良好的心智模式,独具“慧眼”,火眼金睛,看问题一针见血,解问题直击要害。战略写手往往善于求新求变。领导对每篇文章的要求一般都是差异化的,战略写手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文章才能富有新意,才能不断满足领导的新要求。战略写手往往善于吃苦耐劳。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长期养成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良好品质。因此,战略写手不失为难得的创新人才、复合人才和实干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写手无疑是宝贵的、特殊的稀缺资源。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央各部、省、专区、县,都要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这些人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而这所谓的“秀才”,正是战略写手。

国家需要战略写手,社会渴求战略写手,时代呼唤战略写手。

写作这个职业,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其程度是你所想象不到的。——【英国】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