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手同行

与高手同行

核心提示

要成为写作高手绝非易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写手尤其是战略写手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高手学习,同高手交流,与高手同行,特别学习高手写文章的思维方式、组织方法和严谨作风,最终达到高手境界,直至超越高手。

毛主席写文章却是连标点也不放松,存心要人家懂。正因为苦心孤诣为读的人着想,才写得出这样的文章。——郭沫若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会看到故事主角因机缘巧合,受到世外高人的指点,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在禅宗故事里,许多冥思苦想的修行者往往因为智者的几句偈语而顿悟;打篮球如果能与美国NBA过招,打乒乓球能与中国国家队同台竞技,也会受益匪浅,大有长进。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与高手交往,多向高手学习,是提高自身水平,让写手最终脱颖而出的捷径。

高手无处不在,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谓之高手;高手却又并不多见,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类拔萃,毕竟凤毛麟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手的练成绝非易事,丰富的生活阅历、渊博的知识积淀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三方面缺一不可。作为一门特殊的行业,要成为写作行业中的高手,更为不易。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一般写手如何快速成长为战略写手?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要向高手学习,同高手交流并力争最终与高手同行。

与高手同行,一定要有谦虚的心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绝对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谦逊就像一个空杯,它希望容纳一切它可以容纳的东西,它渴望吸收一切它能够吸收的营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写手要始终秉持谦恭恳切的态度,不自大,不自溢,不自夸,把不明白、不知道、不了解当做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羞于向高手求教,不齿于与高手对招。

与高手同行,一定要珍惜每一次与高手交流的机会。有一个故事叫《机会只有三秒钟》,讲述了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李湘的成长经历。故事告诉我们,学会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对写手而言,抓住每一次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就是要珍惜写作高手的每一个点拨,铭记高手的每一项写作技巧,领悟与高手的每一次交流和讨论,分享在写作方面的点滴感悟和收获进步。事实证明,无论是致力写作还是立身处世,只要你足够珍惜,机会就在身边,成功就在不远处。珍惜每个机会,其实就是珍惜你自己。

与高手同行,一定要向高手认真学习。写作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坚韧的耐心,也有一条小小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向高手学习。重点是要学习高手写文章的思维方式,用心体会高手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文章的立意站位。文章是表达思想的,思想认识的高低,往往决定文章水平的高低和基本走向,而这也是一般写手所欠缺和需要学习借鉴的。认真学习高手如何确定文章主线、理清写作思路、起草和敲定提纲,把众多的材料围绕主题有机地组织起来。如何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而且使文章的各个层次、段落井然有序;怎样开头、结尾,何处过渡、照应,使文章不会凌乱松散,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等等。要学习高手的严谨作风。学习高手对文章材料写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粗疏,多不得半点歧义的工作态度。对每个观点,都要经过严格的推敲,每条资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查对,每种提法,都要经过严格的驳难,反复修改,不断锤炼,精益求精,直到完全满意为止。

与高手同行,要实现由同行到超越,成为真正的高手。“同行”就是“比肩”,即在学习、交流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综合能力后所达到的层次、境界和高度;或者说自己也大致在向高手靠拢、平行了,也或者说多少已具备优秀写手的条件了。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唐】杜甫

“同行”重点在于“同”,即“一起”、“共同”的意思,或者叫“携手”再向前行。中国向来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即彼此清高、自负,互不买账,而这与“同行”的本义是相悖的。学无涯、艺无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到了高手这一层面。“争论”、“探索”是正常的,但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彼此相轻,而应该共同学习和交流,这才是“同行”的真正含义,也是高手的境界和高度。

与高手同行,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应切实体现在行动中,要学会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总有一天,你就能实现自我超越,成为写手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