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头脑风暴
核心提示
日常写作中,常常是个体劳动,一个人独自思考、独自写作,不需要别人参与,更不希望有人打扰。但对写手特别是战略写手而言,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极高的材料,靠个体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很难完成,必须集思广益,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完成。这时候,就需要开展头脑风暴,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灵感,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头脑风暴,有利有弊,实际操作中,应尽量趋利去弊。头脑风暴虽然属于务虚行为,但是往往是务而不“误”,虚而不“虚”。
要知道得详细,才能写得简练。——【俄国】巴乌斯托尔斯基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是由美国奥斯提出的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指一群人(或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迅速获得大量的新设想与创意,对于创造性活动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意义。为了发扬该法优点,克服局限性,德国形态分析法专家霍利格改进发明了默写式的635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诚提出卡式集中设想的CBS法等均属于头脑风暴法的改进类型。对写手特别是战略写手而言,在实际工作中,组织材料起草也要善于运用头脑风暴法。特别是在遇到以下情况时尤其需要。
当你面对重大材料和重要文稿起草的时候,不可闭门造车。在工作中,战略写手经常遇到一些综合性强、难度极大、要求极高的文字材料。比如:单位年度工作会报告的起草,领导在某种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向上级部门做专题汇报,或者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等。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很难把任务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高效完成,必须集智攻关,通过开展头脑风暴来凝聚共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你面对一些难以突破的难点、关键点的时候,不可单打独斗。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个人难以突破的瓶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靠个体的、分散的力量几乎很难去攻克。此时,寻求外力的帮助,集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往往成了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法宝,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胜过个人的。
当你面对需要大胆创新的文章的时候,不可固步自封。战略写手服务的对象、占有的材料、具体的要求都在经常发生着变化,时刻需要对文稿的内容、模式、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而往往由于写作的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自拔,在创新上难以取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不同的人在一起,自由思考,相互碰撞,开辟思想新天地,催生思维火花,产生新观点、新方法。
开展头脑风暴,对战略写手在材料组织和文章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一个人冥思苦想、劳神费力相比,它的功效强大得多。它能充分展示团队合作的功能和魅力,使每一个人的思维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量产生灵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同时,头脑风暴还可以有效锻炼一个人及团队的创造力,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头脑风暴成为写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当然,头脑风暴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并非完美无缺,与个体独立思考相比,它也存在着效率较低、思考不深入、人云亦云、意见难以统一等不足。因此,要想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获得成功,更需要组织者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最终达到1+1+1>3的效果。在文稿起草工作中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确定好讨论题目。必须在活动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与会者较快产生设想,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2)要做好会前准备。为了确保活动高质高效进行,应在会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预先给参会人一些参考资料,以便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要求参与者在开会之前,对要解决的问题要有所了解、认真准备、深入思考。
客观事物的条理,要通过主观,通过“思路”的条理,才能写到纸上,成为文章。——张中行
(3)要做好会场组织。科学确定参会人员的数量和构成;确保分工明确,安排1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确保会场良好纪律,参会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不私下议论,发言要开门见山、具体明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要让所有参会人员围绕目标集中火力进攻,自由畅谈、不受拘束,不当场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不批评指责,鼓励每个人多思考,多提建设性意见。这样,在一种开放、融洽的氛围中,确保每个人的思维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最终收获具有价值的活动成果,达到预期目的。
(4)要善于驾驭全局、灵活掌控。主持人必须能对整个活动全盘掌控,根据需要来灵活、及时地对会议进行调整。要善于辨别真伪,从各种意见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不为表象所迷惑、困扰,影响自己的正确判断。当会议处于一筹莫展时,要及时叫停,或者停下来短暂思考,或者结束会议重新对问题进行独立、深入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组织讨论。
头脑风暴虽然属于务虚行为,但是往往是务而不“误”,虚而不“虚”。
新思想造成新的技巧,犹如流水造成河道一般。——【爱尔兰】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