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的软实力
核心提示
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小到可以改变自身前途命运,大到可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作为职场人士,要从站在做好工作的全局提高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实现人生职业理想的高度增强提高写作水平的紧迫感,下定决心学会写文章,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使软实力随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应当说,在职场,文字功夫是硬功夫,写作实力体现软实力。
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与人的素质是紧密联系的。——习近平
从当今职场竞争形势看,技能、学历、资历等硬件越来越接近,甚至出现同质化趋势,写作能力作为具有广阔升值空间的技能,在职场竞争中常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从当今职场要求看,能干会写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干得好又写得好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文字能力强,写作水平高正成为职场竞争的软实力。
写作能力之所以重要,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是因为文字工作正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机关工作人员为例,其工作内容概而言之就是办文、办事、办会,而涉及到文字工作的则至少占1/3到一半时间。撰写单位总结、起草领导讲话稿、整理调查报告等是办文的主要工作。因此,身在职场,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从容应对业务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才能拥有个人发展优势,形成职场竞争的软实力。
其实,职场中人常有这样的苦恼:有了成绩不知道如何表现,有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反映,有了想法不知道如何表达,特别是上司安排撰写材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本应是展现自身才华的难得机遇,却变成了暴露自身弱项的煎熬。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他们忽略了对自身写作技能的提升。
相反,那些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人,不仅能在职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还能成为建功立业的重要推手。西汉初,邹阳因受人谗毁而被下狱,他写下了《狱中上梁王书》进行辩白。梁孝王看过之后不仅释放了他,还把他待为上宾。三国时蜀国的李密受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上呈《陈情表》,感动了司马炎,既尽到了孝道,又保住了亡国之臣的气节。针对唐太宗逐渐骄奢的倾向,魏征及时上《谏太宗十思疏》,受到唐太宗亲书诏书的嘉奖,并将其置于案头,以资警惕。1895年5月,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光绪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提出的问题,深受感动。康有为又在会试中,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由此可见,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小到可以改变自身前途命运,大到可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
从做好业务工作本身看,成功者无不善于借鉴学习别人经验,及时反省总结自身工作得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提炼,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中见效快、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形成文字,写成文章。而在写作思考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发现工作的不足,找出完善改进的好办法,找准提升创新的突破口。从这个角度看,写作能力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助推器。
毫无疑问,学习写文章,提升软实力是职场人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迫切需要,是赢得竞争、走向成功的可靠保证。作为职场人士,要从站在做好工作的全局出发,提高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实现人生职业理想的高度增强提高写作水平的紧迫感,下定决心学会写文章,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作为职场人士,平时工作忙、业务多,学习写文章,提高写作水平,如果从ABC起步,按部就班推进,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是效果也未必好。事实上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实践中领会,在学习中提高,实现写作水平提高与工作能力提升的良性互动,争取工作上台阶与写作上水平的双丰收。要紧紧围绕自身的工作需要展开,熟练掌握与自身业务有关文章的体裁格式、具体规范,要深入研究创作这类文章的理论知识、内在规律和具体流程,尽快使自己成为业务上的高手,写作上的好手。要对相关的范文进行系统分析,认真学习消化,争取背下来。有了一定的范文积累,写作就有了蓝本,对提高写作水平和效率都大有帮助。对本职工作,要养成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勤于记录的习惯,通过日记等方式真实记录工作的感受、体会和实况,为写作积累素材,打好基础。要终始把提高写作水平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内容,自觉学、认真钻、经常练,使软实力随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应当说,在职场,文字功夫是硬功夫,写作实力体现软实力。
有独创性的作家不是不模仿任何人的人,而是谁也模仿不了的人。——【法国】夏托布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