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产生灵感

跑步产生灵感

核心提示

写手需要优于常人的创作灵感,灵感的产生有多种方式,而跑步则是绝妙之法。对于写手特别是战略写手来说,每当一个人踽踽独跑,穿梭于神奇的自然,置身释然的心境,释放着疲劳的心绪,总能领略到万物美妙的声音,或花开花谢,或潮起潮落,或虫鸣鸟啼,或风起云涌。每每跑步专注于文章创作之时,我们往往会忘记身边的一切,这时灵感伴着轻盈步履和怦然心动,

如磅礴而出的思想涌流,荡漾出曼妙的波光,与灵气一同袭来。文见于此,起义在彼。——【清】刘熙载

灵感是人们在构思探索过程中受某种机缘的启发,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或神妙功能。伟大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病榻上突然感悟到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缸池中洗浴时猛然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巨匠牛顿观察苹果坠落后恍然大悟的;苯环六边形的结构是著名化学家凯库勒百思不得其解时在一次梦境中突现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是华莱士在疟疾发作时想出的……灵感成了这些大腕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灵感是创新的起点和源泉,同时,灵感更是激发创新的核心和灵魂。美国创新顾问集团主席汤姆森指出,灵感是最具决定性的创造力量。科学家霍金则认为,推动科学进步的是个人灵感。

写文章、搞创作属于创造性活动,高水平、精彩的文章离不开创作灵感。应该说,灵感是战略写手的创新感悟和精神火花。那么,写作的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写文章的人多有饮酒、吸烟、喝浓茶的习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产生灵感。

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爱酒、好酒、嗜酒如命。建安三曹无一不喜饮酒作诗;东晋诗人陶渊明自称“篇篇有酒”;诗仙李白更是“斗酒诗百篇”。对诗人而言,酒某种程度上确能产生异常的创作冲动和丰富的联想,有助于催化出现灵感。此外,写手们每每在写作山穷水尽之时、一筹莫展之际,也有抽烟或喝浓茶的习惯。

以上三种习惯,虽说对产生灵感有所帮助,但是同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虽说适量喝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是写手不可能白天工作时饮酒,况且一旦饮酒往往很难控制酒量,长此以往会“喝酒伤智”;喝茶,对健体虽有裨益,但是喝浓茶会带来晚间失眠的痛苦;抽烟,对身体则是有百害无一益,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实际上,产生写作灵感有一种鲜为人知、非常好操作的方法,那就是跑步。

跑步的确能产生灵感。

有消息报道,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村上春树,他的绝大多数作品灵感都是在长跑的途中产生的,直到现在他仍坚持每天早上跑16公里,晚上跑12公里。据说歌手许巍也有夜跑的习惯,每天晚上九点多钟出去,坚持跑40分钟,跑步中创作了《风情》等经典歌曲。跑步产生灵感的例子不胜枚举。

跑步何以产生灵感?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跑步之中,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在高度专注下,大脑兴奋,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于是灵感会自动往外迸发。这与饮酒、抽烟、喝茶使大脑兴奋的机理从根本上说是基本一致的。

跑步是有益于人体的有氧运动,简单易行,绿色健康。这项运动对于战略写手而言,不仅有助思维,而且收获体力,可谓一箭双雕。

为保证跑步有效产生灵感,一般要注意:①将跑步变成一种爱好。养成跑步思考的习惯,贵在坚持,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久而久之,尝到甜头,跑步思考会成为战略写手不可或缺的生活依赖。这样,灵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尽量做到一个人跑。如果跑步时有众人相伴,互相说话,互相干扰,往往不容易集中思考,很难进行“自我对话”。③高度专注,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跑步中可紧紧围绕写作中亟待突破的难点问题,连续反复思考,随着大脑的兴奋,很容易产生“顿悟”。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初学者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很难进入思考状态,一般来说,只要多试几次,即可逐步找到感觉,形成思维习惯。④跑步要坚持半小时以上。激发灵感的前提是大脑兴奋。如果跑步时间过短,脑细胞很难活跃,也很难出现好的状态。⑤可采取快走、慢跑的方法。饭后思考问题,则可采取走路遛弯儿的方式。⑥要随时记住重要观点。灵感的出现犹如火花,得之于顷刻,稍纵即逝,因此必须注意随时记住,记忆力不强的人可在身上备好笔和纸片,随时记录下来,否则就容易前功尽弃。

文体是思想的外衣。——【美国】奇斯特·菲尔德

当你接到写作任务准备动笔之前,当你写文章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当你忙碌一天深感身心疲惫之时,不妨抽空跑跑步,它会让你“柳暗花明又一村”,带来创作的激情、乐趣和动力。

当然,跑步产生灵感是一种积极而健康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但每个人有个体差异,寻找灵感的途径有很多,有的从音乐中得到灵感,有的从文字中得到启迪,有的从画面中获得提示,从环境中感受给予,有的从回忆中汲取感动,关键是要选择和坚持适合自身特点的激活思维和获取灵感的科学方法和最佳途径。

写作要严格、严格,再严格。求快意味着不是往山上爬,而是从山坡上向下滚。——【俄罗斯】富尔曼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