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提纲成功一半

好提纲成功一半

核心提示

对战略写手而言,起草一篇重要文稿,如果没有好的提纲,也是无法写好的。有了好提纲,文章就有了准星,有了基础,有了骨架,写起来就可以按图索骥、有序组织。有了好提纲,文章成功了一半。要拟定一个好提纲,需要善于把控全局,善于总结提炼,善于组织语句。

写文章向来讲究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起草好提纲对文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战略写手在起草文稿时,一般情况下不宜先动笔写,而要先思考,收集、整理材料,然后起草提纲,对提纲进行反复研讨、修改完善之后,才可以围绕提纲来写。一篇文章能否最终成功,往往与提纲的好坏有很大关系,很大程度上,有了好提纲,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一篇好文章只有提纲拟定好了,文章的主体架构才算建立起来,才有支撑整篇文章的“骨骼系统”,照此写出来才不会跑题、偏题。如果不写提纲或提纲定得不好,整篇文章就没有方向和目标,观点和材料的取舍也就没有依据,就会犯“软骨症”,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信马由缰,失去条理和逻辑,甚至南辕北辙,最终只能推倒重来。

修改提纲的成本远远低于修改文章的成本。如果提纲不行,可以马上改,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不会太多。反之,如果提纲在领导没看的情况下就直接写,成稿之后再给领导看,领导如果觉得不满意,这时候文章调整起来难度就非常大了,相当于一座楼已经修好了却存在致命问题而不得不整体拆除,代价无疑十分惨重。现实当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在给领导写材料的时候,事先既没写提纲,也没跟领导充分沟通,结果写出来的东西领导根本不满意,弄得自己很是烦恼。这时候要想再来改,就得整体推翻,花费的时间、精力,对人的打击就自不待言了。与修改文章相比,修改提纲显然更省事、更有效。鉴此,战略写手在起草文稿时,千万不要急于动笔,一定要事先周密地策划,收集、整理资料,反复思考,修改完善,拟定出一份高质量的提纲,待领导认可之后再动笔写,这样往往更容易成功。

思路条理的形成,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写提纲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或者说是很有效的办法。——张中行

一般来讲,好提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提纲中必须把一些重要观点直接亮出来,把一些深刻的思想写出来,通过提纲就能让领导和受众明白文章要表达什么观点、有哪些出彩的地方。②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提纲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每个部分的比例要科学合理,如果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那照此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可能好到哪儿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同级标题之间应尽量避免交叉重复,并有非常清晰的界面,否则行文时素材就很难切开。③言之有物、内容丰富。提纲虽然只是文章的骨架,但也要把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都体现出来,让人看了提纲就知道要写些什么,因此提纲最好写得详细点,至少写到三级。④语句准确、高度凝练。好的文章提纲,一般各级标题的语言都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给人以想读下去的欲望,如“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获得新突破”等。⑤力求工整、对仗严密。提纲最好是用同一个词语来统一,如用几个“着力”、“在……上狠下工夫”、“紧紧围绕”等,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必须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三个“必须”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要求,语句就很整齐、醒目、响亮。

好提纲不是一下就能形成的,往往需要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如果是一个难度相对小、综合性不太强的文稿,起草人考虑成熟、写好之后,可以报领导看,领导基本同意,就可以动笔写。如果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文稿,一般要有一个起草小组,小组要事先充分准备、反复研讨,提纲也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甚至报给领导之后,领导也不一定完全满意,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此,起草小组就还得再修改、完善,如此往复,直至领导满意了,才能动笔写。如果你吩咐下属写某篇重要文稿,务必要首先帮其拟定明确提纲,千万不能让其随意动笔,这样很容易到最后一看那文章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再来修改会花很大代价,实在是误时、误事,急不得、恼不得。

其实在文章未写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何其芳

虽然与整篇文章相比,提纲的容量要小得多,但浓缩的都是精华,要把提纲拟定好并不容易。难点之一是如何把所掌握的素材简化提炼为一个成体系的文章结构,难点之二是如何形成鲜明的、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和观点,难点之三是如何用精美的语言、对仗工整的语句来概括各层意思,而又不显矫揉造作。对第一个问题,要求要善于总结提炼。战略写手需要对情况了然于胸,同时凭借高超的归纳概括能力,反复对素材进行消化、吸收,把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在此基础之上按照文章的要求用一个中心串起来,使之紧紧围绕中心、环环相扣、严密无缝。对第二个问题,要求要善于巧设结构,要有系统观、整体感,能驾驭得住大局,充分想象,大胆思考,善于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对之继承弘扬、变革创新。对第三个问题,要求要善于组织语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娴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把这三个难题解决了,那写好提纲的本领也就自然有了。

好提纲成功一半,只有把拟定提纲这道工序做足、做透、做实了,后面写起来才能轻松顺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赏析

文化产业是大有希望的产业

秦光荣

一、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在调结构转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之一。当前,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产业的黄金期,社会各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加快文化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按国际经验测算,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每年文化消费应为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上下,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我国网民达到4.85亿人,文化创作生产和交流传播有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平台。文化产业还是抗金融危机、逆势而上的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正如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蕴藏着无限的光芒和热量,蓬蓬勃勃,蓄势待发。

文化产业是实力产业。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

文章写作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要像重视文章内容一样重视文章的形式。——王梦奎可持续等优势和特点,对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西部民族地区,尤其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云南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云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上GDP比重达到5%的六个省区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提升其文化内涵,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激活文化生产力,以文生财、以文富民、以文强省。随着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云南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将日趋显现,文化资源优势将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潜力、实力和魅力,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是民生产业。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营性文化,即我们所指的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多样的功能和特点,并能带动其他领域、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满足更多的人就业。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利于化潜力为优势,扩大就业门路,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云南边境线长,毗邻国家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习俗相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社会和谐。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产品的形成需要具有灵感的创意。发展文化产业为人们驰骋想象空间、创造思想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将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创新性。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其发展将有助于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一个好的创意形成的文化产品,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美国电影业为例,从老牌的迪斯尼电影,到卖座系列如《哈利波特》、《魔戒》、《星球大战》、《蝙蝠侠》、《阿凡达》等,皆风靡全球。美国还利用中国文化创意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赢得了巨额的票房收入。再如,日本人以我国《三国演义》为题材制作的电子游戏,风靡日韩;我国香港利用大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成功创意开发的《叶问》电影系列,叫好又叫座。可以说,创意制胜,创意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真正严肃地对待文章内容的人,一定也在文章形式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施东向

文化产业是幸福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要求和期盼前所未有,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在今天,讲到生活质量,文化已经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志;讲到幸福指数,文化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正是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化是人类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文化能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能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文化造就融洽的人际环境,诚信友好的社会环境,秀美纯净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环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产业是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是少数几个与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关系不大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最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交通、房地产等产业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充分挖掘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云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洪荒时代,云南就是人类祖先繁衍生息的重要区域。云南澄江“帽天山动物化石群”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动物化石,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加拿大的“伯吉斯动物化石群”共同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云南禄丰是迄今世界上恐龙化石最丰富、最完整、最古老、最原始的地区之一;云南元谋猿人化石不仅是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类化石;东巴文字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云南崖画是世界原始艺术的瑰宝。还有灿烂的青铜文化、文学艺术、建筑艺术、书画艺术等。历史上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南诏国、大理国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诸多证据表明,云南这片热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要努力把内容和形式和谐地统一起来。随着时代的不同,语言在逐渐的改变,文风也在跟着转变。——郭沫若

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受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各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云南的民族服饰绚丽多彩,内涵丰富;民族餐饮选料、烹饪都有很多独到之处,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民族居所风格迥异,精巧别致;民族婚恋五彩斑斓,富有情趣。还有民族节庆、民族歌舞、民族体育以及民族工艺品等。所有这些,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民族文化长卷,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所在。

迁徙文化丰富多样。历史上云南就是南北文化交汇和东西文明交融地,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最丰富、形态最多样化的地区,融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深邃的宗教文化、多样的外来文化于一身。大约形成于公元6世纪后期,连接川滇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的茶马古道,推动了中外民族之间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云南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小乘佛教在国内仅云南独有,留下的一批手抄本佛经,其纸色、纸质均与敦煌藏经中的唐代卷子一样,书法、装帧都具有很高的水平;鸡足山是与峨眉、九华、五台、普陀齐名的佛教名山,是我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在东南亚享有极高的名望;我国内地几次大规模人口流动,军屯、民屯、商屯,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边屯文化,等等。丰富多样的迁徙文化,使得云南这块土地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优势可以说得天独厚。

地域文化特色浓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云南地形独特,高山峡谷阻碍了与内地的交往。省内山坝相间,一个个盆地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单元。再加上风格迥异的民族习俗,使云南不仅整体上孕育了独特的高原文化,而且不同的区域内也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三、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云南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略)

2.创新体制机制。(略)

3.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略)

在好的结构里,一切都是统一的、完整的、和谐的,没有漏洞和造作的地方。——孙犁

4.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略)

5.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品。(略)

6.推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的结合。(略)

7.强化扶持措施,坚持两手抓,实现两促进。(略)

8.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强文化才强。(略)

9.加强党对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略)

(文章摘自《学习时报》2011年9月26日第1版)

精彩点评

这篇文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阐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分别从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实力产业、民生产业、创意产业、幸福产业、环保产业六个方面予以论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云南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分别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迁徙文化、地域文化四个方面说明了云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特色浓郁;第三部分明确提出发展云南文化产业需要着重抓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从整篇文章的骨架也就是提纲来说,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对仗工整,无论是一级标题还是二级标题,都很醒目、明确、形象,逻辑性、概括性、鲜明性都很强,通过提纲就能基本知道文章要说明什么,为整篇文章的起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就提纲而言,这篇文章是有一个好提纲作基础的。

文章着重点的地方要认真写一下,把次要的东西撇开。重点突出了,才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