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剪报的习惯

养成剪报的习惯

核心提示

报纸是包罗万象的“万花筒”,是激荡知识的大海洋。写手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必将受益匪浅。通过剪报,不仅能培养出勤于动手的能力和对素材的分析鉴别能力,而且也可拓宽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收集剪报资料需要掌握正确方法,使用剪报素材重在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让学习成果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转换成好文章、好作品。

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地讲话、写文章。——习近平

有人说报纸是包罗万象的“万花筒”,也有人说报纸是激荡知识的大海洋。对战略写手来说,报纸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平时在阅读报纸、杂志时,常常会发现有许多与工作有关的信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优美的语言等。但当需要用到它们时,记忆却是模糊不清或根本记不清,而报纸往往又很难找到。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出现,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养成剪报的习惯。在可能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把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些有用的资料或消息剪下来,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通过剪报,写手不仅培养自己勤奋动手能力和对素材的分析鉴别能力,而且也拓宽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

“剪报”,顾名思义就是剪报纸,但又不限于报纸,还包括期刊、书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又延伸到新型传媒网络。剪报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可能厚积薄发,对写手甚至对团体和社会产生难于估量的使用价值。据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从1949年10月起开始报刊剪辑。剪辑资料的来源为全国性的,以及省、自治区、主要城市的报纸,国内主要综合性期刊和中央及各省理论性刊物。剪报资料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17个大类进行分类并设立了专题。“文化大革命”报刊剪辑中断十多年后,1978年人大图书馆又继续进行主要报刊的剪辑工作,直至1988年。人大图书馆的剪报资料(1949.10~1988.5)是中国人民大学特有的文献资源,如实地反映了时代的情况,不仅为教学服务,更为研究者保存、积累了珍贵的资料,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革”时期以外)国内外问题的资料宝库。人大还逐步按教育、经济和法律类目下的29万余篇剪报资料进行全文扫描,通过题名、著者、报刊名称、专题、索取号、日期来进行检索,在校园网IP范围内,通过原文下载查看全文,提供读者利用。人大图书馆的剪报用报工作,可以说为个人、团体和社会提供了最好的借鉴,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要从报刊上剪辑到好的素材,就要征订好的报刊。写手个人或者单位,征订报刊应该有针对性,要订那些权威性、正规性大报刊和与自己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报刊。另外,为不影响他人阅读报刊,有些有用的信息材料不能剪下,可通过扫描、复印或网络下载打印剪辑使用。

剪报具有重要的资料库作用,做好剪报的整理过程也至关重要。要明确收集的材料类别。可根据自己工作、学习所需,从报纸的海量信息中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主要选择那些能增长知识,对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有帮助的内容。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收剪,无异于猴子掰玉米。需要注意的是,在剪报过程中,对连续性的资料要及时跟进收集,如收集不全很有可能失去有价值的材料,影响对资料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

要给剪报分类。一般剪报并不局限于某一类内容,而是将自己喜欢的和觉得有价值的资料都剪下来。为减少以后使用麻烦,必须根据剪报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粘贴、建册,如按政治、经济、军事、人物、事件、文史、领导讲话等分类,每一类别下面还可以细分。把剪报整理成册后,要为每类剪报都注上类别名称,就如同一个书名一样,为的是今后查阅方便。如不有条不紊地分类整理,乱作一团丢在那里,就失去了剪报的目的。

要在每一份剪报的空白处注明出处和日期,便于日后在使用中鉴定资料的价值。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许多资料出自不同的媒体往往会有所差异,信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人民日报》、《求是》等主流媒体上资料信息的权威性,是一般小报小刊不可比拟的;最新报道的信息,一般肯定比早期的更为准确。如果没有注明时间和出处,时间久远了,许多资料很有可能无法使用,或不准确或过时或错误。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

对于剪报的资料,不应长期放在那里“睡大觉”,只在需要时才去查阅,而应经常多翻阅、多学习,对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那些临时性、过时的或确实没有价值的资料要及时清除,避免有用无用资料混杂积累太多,尽量保证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奇文需要共赏,剪报也要经常与朋友、同事一起学习交流,一方面提高剪报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可对剪报共同鉴别。

对于剪报的使用,最忌讳照搬照抄。一味抄袭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拾人牙慧也不利于写手的能力提高和思维创新。写手特别是战略写手必须对剪报资料学习、吸收、消化,将其与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融汇到一起,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把学习消化的成果转换成好文章、好作品。

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