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的“杀手锏”

改变命运的“杀手锏”

核心提示

当前大学生常抱怨毕业后找工作难,职场中很多人常苦闷事业发展不顺。但是,我们还常见到这种现象:有人在谋职时,因为材料写得好,如愿以偿;在普通岗位工作的人员,因为被领导发现会写一手好文章,命运峰回路转,受到重用。因写作水平高而改变前途命运,影响发展走势,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不乏其例。练就一手好文章,择业有优势,发展有潜力,对事业有帮助,是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赏识的金色名片,是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改变命运的“杀手锏”。

写文章绝不只是少数以文章写作为职业的人的事。——王梦奎

我们先从一个成语——“洛阳纸贵”说起。引发洛阳纸贵的左思就是因为写出《三都赋》而一举成名,迅速改变了自身命运。

左思出身寒微,人长得丑,又有口吃,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既无社会地位,又被家人看不起。其父甚至公开对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但他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历时十年写成《三都赋》。当时,名士皇甫谧为《三都赋》作序。中书著作郎张载为《魏都赋》作注,中书郎刘逵为《吴都赋》、《蜀都赋》作注。司空张华称赞说:“班张之流也,使读诸尽而有余,久而更新”,致使“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因此完成了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声名卓著的文学家的华丽转身,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大家地位。

“洛阳纸贵”的传奇有力地证明,一个人拥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就拥有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杀手锏”。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人生如答卷,答卷左右人生。一篇文笔优美的作品能帮你在职场竞聘、就业的开场白中不再尴尬;能帮你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势,抢得先机;能助你在职业生涯里扶摇直上……清代康有为、梁启超皆因为有好的文笔著书立说,宣传维新观点,得以扩大影响,被光绪接见重用。唐代韩翃因为一首诗《寒食》,深受唐德宗喜欢,被赐官“驾部郎中知制诰”,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

交给你办一件事,如何让交办者满意、同事放心,对你刮目相看,就全靠你的能力。比如:策划一个成功的营销方案、组织一场凝聚人心的活动、撰写一份权威生动的工作报告,都需要缜密的思路、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曾国藩认为,一篇上乘的奏章,文字上除简洁外,还要适当地加点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秦王嬴政曾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谏逐客书》进行阻止,谏书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谏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斯也赢得秦王信任,官封廷尉。

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掌握了写作技能,不仅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甚至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命运。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能使人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明白国家兴亡之道;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唤醒了中华民众……

文字的运用,是个体所有知识的大融合、大体现,体现了一个人修养、素质、综合能力、逻辑思维,甚至品德,大而言之在职场上“给力”,驰骋职场,小而言之在个人工作、生活之中增添“亮点”,潇洒人生……求职离不开求职信,广告离不开创意书,庆典离不开策划方案,工作报告离不开总结材料……做好这些工作,全要靠好的文笔。李鸿章能从一个普通幕僚成长为军机大臣,除其行政能力外,他起草奏章的能力也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改变命运”,能力成就人生。如果你具备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态度和“下笔如有神”的写作能力,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杀手锏”。

经天纬地,谓之文。——【东汉】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