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合不同要求

不同场合不同要求

核心提示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领导在不同的场合讲的话是不一样的。比如作为上级对下级或群众讲话时,就要用提要求、作号召的语言;作为下级对上级汇报,则要用汇报的语言,等等。如果战略写手在为领导起草材料时,不分对象,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能牛头不对马嘴,就会不合时宜。因此,战略写手在起草文稿时,一定得弄清是用于什么场合,对谁讲,然后根据具体语境使用相应的语言,这样才能恰如其分,符合领导的身份与要求。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观众,写文章做演说难道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同样,战略写手写文章,也不可以不考虑文章适用的场合,因为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在准备材料时,必须弄清楚文章在什么场合用、受众是谁、领导对材料有什么特殊要求,然后据此来组织、起草材料。

领导的讲话,大概有这么几种场合,一是各种汇报;二是出席外部重大活动的致辞或发言;三是对下讲话提要求等。不同的场合,讲话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如果是向上级汇报,就要用汇报语言,体现出对上级的尊重;如果是对下属讲话,就要用提要求的语言,针对性强、具体明确、寄予希望;如果是同级座谈、交流,就要用平等交流对话的语言,坦诚热情,增进感情促进交流,取长补短;如果是对专家、学者讲,那就要尽量用专业性的语言,体现专业水准,不说外行话;如果是对普通百姓讲,那就尽量用听众都听得懂的语言,平易近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季米特洛夫曾说:“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说话,这些战士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都反映出千百万群众的思想和情绪。”

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领导讲话必须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满足听众的需要,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战略写手在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弄清领导讲话的场合,根据领导和听众的需要来组织材料,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满足不同场合不同要求,一般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文章的内容、语气与场合的氛围相符。如果氛围比较宽松、活泼,那么文章就不宜死板、僵硬,而要轻松、柔和;如果氛围热烈,那么文章就要充满感情、积极向上;如果氛围很正式,那么文章就应该严肃、庄重。②文章的内容、语气与讲话人的身份相符。如果是对下属及员工群众讲,那么文章就应该以上对下的口吻来写,提要求、提责任、提号召,如“面对困难,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如果是向上级汇报,文章的内容、语气就要用表决心、表态度的语句来写,如“面对困难,我们一定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领导的期望,决心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③文章的内容、语气与讲话要和所面向的对象相符。对象不同,文章的内容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同样是对上汇报,如果是对第一次听汇报的领导,文章应全面、客观、详细地汇报,给领导以系统、深入的了解;如果是向对本单位情况比较熟悉的领导汇报,文章就不宜面面俱到,而要挑重点、挑领导关心的讲;如果是对级别很高的领导汇报,文章就不宜写得过细、过长,而要高度浓缩,挑重要的、层次高的内容来写。

要做到文章满足不同场合不同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由于战略写手并不一定经常跟在领导身边,领导经历的场合自己不一定经历,在写的时候很可能由于缺乏切身感受而很难写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很多时候,领导要对同一个问题、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场合讲,由于题目、内容太过相似,但又要在短时间内多次讲,如果战略写手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无法做出新的调整和创新,就有可能给领导一种翻来覆去“炒旧货”的印象。最后,不同场合不同要求,难就难在角色的定位和转换。战略写手必须随着领导在不同场合角色的转换而转换,今天是作为领导对下面的人提要求,明天有可能又是作为下属甚至普通一员向上级作汇报、发言,过两天又可能和其他人交流、对话。

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毛泽东

因此,对战略写手而言,要做到起草的文章能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要求,必须得下一番苦功夫。一是要练好当“演员”的功夫。扮演好领导角色就得忘掉自我、身临其境。二是要练好当作家的功夫。必须具备作家那样驾驭文字材料的高超水平,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娴熟的语言技巧,使文章变幻出不同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要练好当行家里手的功夫。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成为多个行业的“专家”,从而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写出既专业、又富有特色的话。四是要练好当学生的功夫。必须像学生一样,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语言、新材料、新技巧,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从领导身上学,从同事、朋友处学,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好文章。

言词应该只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法国】勒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