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战略思维
核心提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拥有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是战略写手的必备素质;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战略写手的矢志追求。一个战略写手,要具备全球的战略眼光,树立大局意识,加强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不断与时俱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才能写出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的文章,使其成为单位的决策依据和行动纲领。
写文章,功夫也多在文字技巧之外,就是研究的深入,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世事的洞察。——王梦奎
一定意义上,思维决定成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察古今之变,观历代王朝之兴衰,无不表现在战略思维的抉择上。对于战略写手来说,具备战略思维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张良帮助刘邦推翻秦朝政权,建立汉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的战略思维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所谓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规律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从全局的高度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宏观的、前瞻性的思考。战略思维对未来起到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的作用;对当前起到总揽全局、抓住重点的作用;对历史起到认清大势、看到实质的作用。
中国革命战争进入战略决战之后,毛泽东同志及时提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用历史教训教育全党全军将革命进行到底,不可稍许放松革命的战略目标,断然否定“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的观点,终于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
战略思维可以提高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新性。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的需要,是战略写手不断拓宽眼界的需要,是战略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高的需要。战略写手只有立于时代的潮头,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视野才能更开阔,思想和行动才能更加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能把握住大局。
文稿撰写是检验战略写手参谋服务水平的试金石,领导的文稿影响广泛、事关重大,往往成为本系统领会决策、安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战略写手为领导起草文稿不仅要精于咬文嚼字,更为重要的是要思路开阔、总揽全局、放眼长远,体现领导的战略意图,为此,战略写手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
(1)要站位全局。战略是对全局的谋划和指导,是带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战略写手要当好领导的“智囊”和“高参”,只有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以宽广的胸怀和战略眼光分析形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出的文章材料才能磅礴大气、见解独到、统筹兼顾。战略写手离领导较近,时常耳濡目染,很容易把领导的工作思路、决策风格、调研方法、处世态度等学到手,这为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思维层次创造了条件。但这也会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也需要从积累中逐步领悟,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从个性中把握规律。
(2)要敢于创新。现实中,笔杆子的“通病”是工作被动性和从属性较强,常常严谨有余,开拓精神不足。而要做真正的战略写手,更好地发挥“智库”的作用,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常规且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脱出来,从对事物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思想观念更加贴近领导工作的实质和需求,更加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这需要运用超前的眼光、不凡的胆识、睿智的头脑对环境形势及时作出严谨分析和正确判断。随时注意收集到全面、有价值的素材,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地参考、归纳和吸收新颖观点、前沿理论和经典提法。文章材料的“创新性”,也正体现出了战略写手的“战略”特性。
(3)要有操作性。战略写手为领导起草文稿,不仅要有全局眼光、战略思维和长远意识,更要立足单位实际,指导工作实践。尤其要细心留意,仔细观察本行业、本单位的发展情况、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信息动态,从而把握材料主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谋篇布局,有的放矢。
战略写手的战略思维不是一般的写作思路问题,而是政治素质、思维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感悟的综合反映。目前社会亟需一大批具有深厚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战略写手,为科学发展服务效力。而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艺术,已成为战略写手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你的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那么,你写的文章也就有一定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这是基本问题。——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