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

核心提示

耐得住寂寞,对战略写手来说,是职业素养,是成功正道。要想拥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学习、思考、积累和提炼的过程,需要的是一份专注、一份耐性和一种境界。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法国】福楼拜

耐得住寂寞,对战略写手来说,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也是应有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境界。

战略写手面对的是火热的生活,是群众眼中的高参,难道也要像老学究一样甘坐冷板凳,像苦行僧一样心如止水,独守枯灯?这得从战略写手的使命说起。战略写手需要有超越一般人的眼光和学识、素养与修为。然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承受远大于同龄人的压力与诱惑,用努力和时间沉淀出超越常人的思维与智慧。

实际上,一个战略写手从耐得住寂寞到“香饽饽”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和从“毛虫”到“彩蝶”、“十年寒窗”到“金榜题名”是同样一个道理。易中天和于丹的先后走红,其背后凝聚着太多的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凝聚着太多的艰辛和汗水。于丹四岁就开始接触国学,易中天几十年醉心历史,成为百家讲坛常青树,靠的是他们长期的学问积累和深入钻研思考,如果仅靠炒作,即使偶然走进百家讲坛,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耐得住寂寞,对战略写手来说,是成功正道,过程虽然很苦,但结果往往是甘之如饴。因为对战略写手来说,究其根本,离不开一个“写”字。扎实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成功的战略写手更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学习是前提,思考是基础,写出来的文章表达要精确,观点要新颖,逻辑要严谨,受众要认可。岗位的高标准注定了战略写手必定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学习、思考、积累、提炼的过程。厚积而薄发,只有苦路可走,没有捷径可攀,只有冷板凳可坐,没有热炕头可上。

耐得住寂寞,是写手的必备素养。写手写起材料来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做的“幕后工作”不容易看得见成绩。这需要我们时常用一个“静”字来告诫自己,防止浮躁情绪。勤勉、低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了委屈,是战略写手应有的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奉献精神、一种思想境界。

耐得住寂寞,靠的是一份专注。霍金的《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他身上,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合为一体,这样的功绩和高度残疾联系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霍金说,“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他的母亲也说,“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专注”,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上一夜暴富是可能的,做学问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战略写手的成功更非一步登天。战略写手的成长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工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战略写手必须具有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造、有所成功。

耐得住寂寞,靠的是一份耐性。我们都知道初唐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奇经历,却鲜有人知晓他被任命看守宣武门十余载的生活经历。而正是这一段人生洗礼,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石。战略写手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有接受磨砺考验的准备,要有锤炼提升自我的意愿,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境界,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立足本职,明确方向,勤学习,善思考,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发生一个质的变化的时候,冷板凳想不热都难。

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英国】雪莱

耐得住寂寞,靠的是把工作当事业的崇高境界。当写手不易,当战略写手更不易。没有一种奉献精神,没有把战略写手作为由衷热爱、赤心追求的崇高事业,就很难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化为对工作的热爱,把职业视为事业,把生命融于使命,如此也难成大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在常人眼中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在袁隆平心中却是最惬意、最赏心的事业,也正是这份真心陶醉、痴心投入,让他做梦的场景都叫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令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一个有作为和追求的战略写手应有的心胸和境界。倘能如此,战略写手收获的不只是“文章不写一句空”,人生也会是大丰收。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