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用户思维的实践路径

二、传统媒体用户思维的实践路径

实现传统媒体用户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流量、平台、信息服务思维“演绎”到位,即相对应探索如何创建、获取、挖掘用户的路径。

(一)流量思维:创建用户

流量思维是传统媒体把握用户的思维源流,也是传统媒体拥抱大数据前提,但“流量”对传统媒体来说又在逐渐缩减。其原因一是因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正在快速使传统媒体用户分流到线上;二是因用户信息阅读习惯的改变,网络媒介技术带来的是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阅读体验,迎合了时下生活节奏,增加了用户黏性。相比之下,如腾讯衍生的各类网络应用微信、微信支付等,为何能迅速占据大面积市场?因其拥有庞大社交流量的导入,流量导入也就意味着意向用户的导入。为此,传统媒体应着力探索流量思维路径。经分析,存在两种路径:一是传统媒体开拓流量窗口。目前,开拓流量窗口较多采用方式是嫁接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大流量入口,如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策划信息传播,以倚靠原本的资讯流量、社交流量。二是行业外的合作策略。以报纸为例,可在餐饮店、图书馆等休闲场所放置免费阅读的报纸,以导入流量,虽属线下导入,依然可实现用户流量的突破。

(二)平台思维:获取用户

互联网超链接技术“成就”了信息海量性,随之信息同质化日益突出,而用户对信息的注意力呈马太效应,则使有影响力的平台占绝对优势。因此,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平台思维才能获取用户。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横纵向平台双管齐下。首先,整合横向平台。这一般是针对信息同质化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新媒介运营方式,如大量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借力整合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正出于此思考。其次,开拓纵向平台,旨在让传统媒体开发内部平台的延伸。尽管传统媒体发力开拓纵向平台,但依然无法匹敌某些互联网媒体平台,所以,传统媒体一定要考虑平台可替代性的问题。二是优化平台体验感,保证“质”的流量。平台体验感探讨置于纵向平台建立之后,目前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