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韦吉洁.基于信任网络的病毒营销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2]慕夏溪.关于病毒营销的传播原理分析[D].西北大学,2010.

[3]喻国明.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万小广.媒体融合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5]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李萍,董龙飞.网络时代的病毒营销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6):62-64.

[7]肖国圣,陈珊珊.探析网络病毒营销与消费者情感需求[J].科技风.2009(20):88.

[8]郭全中.传媒业大变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9]郭全中.传媒大转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10]郭全中.传媒大融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11]邵一婵.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2]陈昌凤.媒体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从澎湃新闻的实践看传统媒体的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5(9).

[13]杨静.品牌的自媒体传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4]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32-36.

[15]郭全中.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点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5(11).

[16]刘春城.理论与实务:大数据对新闻传播领域带来的新转向[J].视听.2014(6):79-81。

[17]郭玉佳。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9]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马尔尚.麦克卢汉传: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张宁.大数据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专业素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22]汪平.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力重构[J].今传媒,2014(9):172-173.

[23]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4]范明献.平民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J].青年记者,2006(24).

[25]弗洛伊德.论文明[M].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6]古玉立,我国校园SNS受众媒介使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7]梅琼林.透明的媒介:论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人文杂志,2008(5).

[28]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M].施忠连,何锡蓉,马迅,李刑,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