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陇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陇西县志》主编、副主编
《陇西县志》办公室
序
再版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 置
第一章 位置区域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明清区划
第二节 民国区划
第三节 现行区划
第四节 乡镇概况
第四章 人口民族
第一节 历代人口
第二节 人口变动
第三节 人口分布
第四节 人口构成
第五节 民 族
第二编 地 理
第一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 质
第二节 地 貌
第二章 山脉河流
第一节 山 脉
第二节 河 流
第三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气 候
第二节 土 壤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植 物
第五节 动 物
第六节 矿 物
第四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 灾
第二节 雨雹灾
第三节 风、涝、霜、冻灾
第四节 农作物病虫害
第五节 地 震
第六节 山体移动(滑坡)
第三编 经 济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减租减息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第二章 农业生产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耕地演变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四节 粮食生产
第五节 油料生产
第六节 蔬菜生产
第七节 农业技术
第八节 农业机械
第九节 多种经营
第三章 畜牧业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家 畜
第三节 家 禽
第四节 畜牧科技
第五节 疫病防治
第四章 林 业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育 苗
第三节 造 林
第四节 果 园
第五节 林木管护
第六节 林业普查
第七节 林权演变
第五章 水 利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治 河
第三节 打 井
第四节 修 渠
第五节 水土保持
第六节 水利管理
第六章 电 力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
第三节 用 电
第七章 工 业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体 制
第三节 行 业
第四节 企业管理
第五节 职工队伍
第八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生 产
第九章 交 通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公路建设
第三节 公路桥梁
第四节 公路运输
第五节 公路管理
第六节 铁 路
第十章 邮 电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邮 政
第三节 电 信
第十一章 商 业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第二节 国营商业
第三节 供销商业
第四节 物 价
第十二章 粮 油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购 销
第三节 储 运
第四节 加工经营
第十三章 财 政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体 制
第三节 收 入
第四节 支 出
第五节 预算外收支
第十四章 税 收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田 赋
第三节 农业税
第四节 工商税
第十五章 金 融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铸 钱
第三节 货 币
第四节 存 款
第五节 信 贷
第六节 基建资金管理
第七节 公债、国库券
第八节 信用合作
第九节 保 险
第十六章 审 计
第十七章 工商管理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第三节 商标管理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第五节 集市贸易
第六节 合同管理
第十八章 科技计量
第一节 科技机构
第二节 科技队伍
第三节 科研成果
第四节 计量管理
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县 城
第二节 乡 镇
第三节 领导机关
第四节 建筑技术
第五节 建设管理
第四编 政 治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中共陇西地下党斗争概述
第二节 县委组织沿革
第三节 组织建设
第四节 宣传工作
第五节 统一战线
第六节 思想教育
第七节 干部管理
第八节 纪律检查
第九节 人民来信来访
第十节 档案工作
第二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第三节 国民议会
第三章 政 府
第一节 历代县级行政机关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第三节 基层人民政府
第四章 人民政协
第一节 组织沿革
第二节 历届会议简况
第五章 民主党派、工商联
第一节 民盟陇西支部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第六章 人民团体
第一节 工 会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三节 妇 联
第四节 农会(贫协)
第七章 政 法
第一节 检察院
第二节 法 院
第三节 公安局
第四节 司法局
第八章 民 政
第一节 普 选
第二节 优 抚
第三节 社会福利
第四节 救灾救济
第五节 复转军人安置
第六节 婚姻登记
第九章 劳动人事
第一节 人事管理
第二节 劳动就业
第三节 劳动保护
第四节 劳动工资
第五节 退休、离休
第十章 中国国民党
附:三青团
第十一章 其他团体
第一节 工 会
第二节 商 会
第三节 农 会
第四节 教育会
第五节 妇女会
第六节 中医师会
第五编 军 事
第一章 陇西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
第二章 民国前军备
第一节 明代前军备
第二节 明代屯兵防汛
第三节 清代绿营
第三章 民国军备
第一节 各种团队
第二节 征 兵
第四章 民国驻军
第五章 红军过陇西
第一节 入陇前后
第二节 传播革命
第三节 建立革命政权、组建人民武装
第四节 离陇纪略
第六章 人民武装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兵役制度
第三节 驻陇西人民军队
第四节 民 兵
第五节 人民防空
第六编 文 化
第一章 教 育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幼儿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
第六节 工农业余教育
第七节 勤工俭学
第八节 教师队伍
第九节 教育经费
第二章 文 化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图书阅览
第三节 电影放映
第四节 戏剧演出
第五节 群众文化
第六节 文物古迹
第七节 艺文选
第三章 新 闻
第一节 报 纸
第二节 报 道
第三节 广 播
第四节 电 视
第四章 卫 生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医 生
第三节 医 疗
第四节 医 药
第五节 防 疫
第六节 保 健
第七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五章 体 育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场地、器材
第三节 学校体育
第四节 职工体育
第五节 农村体育
第六节 成绩、队伍
第七编 人 物
第一章 烈士英名录
第二章 传
第一节 英烈人物
第二节 军政人物
第三节 文教人物
第四节 其他人物
第三章 简 介
第一节 历史人物
第二节 当代知名人士(以生年为序)
第三节 党政军高级干部(以生年为序)
第四章 英雄模范人物
第八编 社 会
第一章 计划生育
第一节 机 构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定
第三节 晚婚、节育
第四节 技术队伍
第二章 风俗习惯
第一节 婚 嫁
第二节 丧 葬
第三节 生 辰
第四节 庙会香会
第五节 过 节
第六节 恶习陋风
第七节 迷信种种
第八节 禁 忌
第三章 地方语言
第一节 方 言
第二节 谚 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第四节 谜 语
第四章 新风尚
第一节 新风录
第二节 生活改善
第五章 宗 教
第一节 佛 教
第二节 道 教
第三节 伊斯兰教
第四节 基督教
第五节 天主教
第六章 帮会与道门
第一节 青、红帮
第二节 一贯道
第三节 瑶池道
第四节 同善社
第五节 三保门
第七章 会馆、祭祀、行会
第一节 旧俗祭祀纪略
第二节 会馆纪要
第三节 家族、宗祠、家谱、家法
附 录
一、陇西地方志简介
二、陇西人士著述目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