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 信
一、电 报
民国5年(1916年)8月陇西电报局有报务员1人,线务员2人,安装摩尔斯纸条人工机1部,始拍发电报。民国14年(1925年)对外营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仅有兰州电路1条,电报仍为手工收发,人工步投,武山、渭源电报话机报码传递。1952年配发人工音响机2部。1962年发报1.74万份。1970年开始电传打字发报,电路增至3条,全为有线电路,电传2条,人工1条,陇西~定西无线备用1条,发报3.75万份,结束电报手工历史,通报兰州。投递由自行车改为摩托车,1974年又用汽车兼投。1985年电报电路发展到4条,其中有线3路,无线1路(备用),拥有电传打字机7部,载波插报机1部,无线电台1处,短波收讯机2部,短波发讯机2部,发报量487.78万份,比1962年发报量1.74万份增加279倍。有电报挂号单位18个。普通电报每字0.07元,译费0.005元;国际电报分国家不同和距离远近最低0.40元,最高5.00元。
二、电 话
长途电话 民国15年(1926年)县电报局安装电话总机1部,与天水、兰州间通话。民国24年(1935年)通临洮、天水。1949年有磁石10门交换机1部,电路4条,通兰州、天水、武山、渭源。1952年、1956年省邮电管理局架通陇西—岷县—卓尼、陇西—定西电路后,直达电路有兰州、临洮、渭源、武山、天水、漳县、岷县、定西。1959年成立陇西机务站,兰州—天水长途电路陇西增装12路增音机,陇西—岷县、陇西—定西装3路载波机2部。1962年拥有交换机l部,20门,电路9条,均为有线电路,通话1.54万张。1966年有载波机2部,电路8路,开通兰州(2路)、定西(2路)、漳县、岷县、天水、渭源,其中载波4路,长话业务量1.91万张,会议电话9600张。1976年电路发展到15路,载波机3部,电话业务量4.14万张,会议电话4.14万张。1985年交换机更新发展到2部,50门,单路载波机3部,3路载波机3部,3路插报机1部,12路载波机2部以及附属设备数十部,总装机容量48路,实占27路。电路递增为15路,通渭源、漳县、临洮、岷县(2路)、定西(5路)兰州(5路)、天水。电话业务量6.38万张,比1962年增加3.1倍。会议电话2.18万张。长途电话计费按空间距离以分计算,共分13级,最低每分钟0.05元,最高1.2元,每张叫号长话最低收3分钟基价,加急长话加倍,夜间(19:00~次日7:00)和节假日减半。国际长话按地区远近和国家不同计费,每分钟最高14.90元,最低4.40元。
市内电话 民国15年(1926年)县电报局安装电话总机1部,县政府电话机1部,为本县市内电话之始。民国28年(1939年)县政府总机通威远楼防空哨电话机。1949年市话用户2户(县政府、银行)。1956年装磁石交换机1部30门,1966年增至1部100门,1976年用户134户,手工接转,交换机扩容成200门。1985年发展到磁石落地式交换机3部,300门,实装232门,接入邮电局的电话机177部,其中用户小交换机中继线11户,接入电话机670部,加直接接入县邮电局的共有市话单机847部。有出局电缆总线500对,18杆程公里,架空明线45对公里,电缆11皮长公里,电缆芯线582.2线对公里。用户204户,月租每户8.00元。
农村电话 民国28年(1939年)架通马河、首阳、云田、东铺、菜子线路,装配电话机8部,和县政府总机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电话迅速发展。1954年县邮电局接收县人民政府电话室,开办农村电话业务,开通11个区电话,1956年实现乡乡通电话,并有东铺、云田、马河、首阳、菜子5个交换点,交换机5部,容量35门,1957年装会议电话端机1部。1966年农村电话用户634户,1976年增加到1015户。1979年县城~文峰电话铁线改架为30对铜线电缆电路,县城—云田、通安、马河架空明线改为地下铝包铜线长途电缆电路。1983年通安乡自办乡内电话,交换机1部30门,49.7杆程公里,111.3线对公里,电缆2皮长公里,电话机16部。至1985年,以县邮电局为交换中心,下设文峰、云田、通安驿、马河、福星、首阳、菜子7个交换点,总装机容量450门,实占332门。单路载波机6部,会议电话终端机7部,会议电话汇接台1部,282杆程公里,其中中继线115杆程公里。架空明线562线对公里,其中,中继线241线对公里。接入邮电局电话机228部,其中接入文峰邮电支局的用户中继线8部,装机容量230门,实装电话机168部,加接入乡政府的电话机共412部,配备维修专用汽车1辆,二轮摩托车1辆,三轮摩托车1辆,自行车30辆,用户228户。收费由省按杆路长度规定每分钟最高0.25元,最低0.10元。每3分钟为1次,不足3分钟者按1次计价。
三、电信网路
长途电路是省内二级干线网路上的中间局,担负省局至部分地区局、县局电路的转接任务。有通往省会、地区、邻县的直达电路15条,同全国县以上地区通长途电话,同全国各地通电报。市内电话,1985年城内主要街道均有杆路。分线设备,东至东关、东郊市区,南至南门外公路沿线、周家庄,西至西关、西郊市区,北至北关、渭河滩、北山用户均可随时安装电话。农村电话,较大集镇设有交换点,有电缆、总机,26个乡、镇全通电话。交换点所在地的乡级各单位全部通电话,并能随时安装电话机。
主要年份陇西县邮电局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