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陇西县志》的编修,自1984年4月着手筹备,历经制订纲目、收集资料、集中编写、听取意见、反复修改、总纂定稿等阶段,至1988年8月地区终审验收,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陇西人民所交给的重任。

短暂几年,能完成贯通古今的县志,一是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视编史修志的客观形势;二是靠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三是靠专业和业余全体修志人员的辛勤劳动。

《陇西县志》编修过程中,省志编委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1984年,王秉祥主任在兰州接见时做了重要指示。1986年8月全省地方志主编培训会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组长梁寒冰、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来新夏、浙江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贵林、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冯绳武等作辅导,增长见识,受益不浅。1987年3月省地方志编委会在陇西召开了部分县落实当年完成县志编纂工作座谈会,对提高志书质量进行了业务研究,使总纂工作少走弯路。县志撰写过程中,西北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吴伯甫审阅修改了地理编,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佐才审阅了全志,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守礼担任副主编;县志编纂委员会聘请的业余编审人员提供了部分专章的初稿或资料,审查了县志初稿和修改稿,为《陇西县志》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省图书馆、省测绘局、定西地区档案处、县档案馆、县文化馆、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县组织史编写办公室、县印刷厂、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地震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组织部、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教育局、计划生育办公室、老干部工作科以及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为编写新县志积极提供资料,多方给予支持,俾底于成。所以《陇西县志》能编纂成书,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兹值新志问世之际,我们敬向关心支持《陇西县志》编纂工作的单位、同志和远离故乡的本县籍在外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四年多来,参与修志工作的同志,兢兢业业,把编写县志作为党和人民交给的一项重要事业对待,依靠领导,相信群众,克服困难,调查研究,分析考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力求使志书达到观点正确,史料翔实,体例完备,语言规范,成为一部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的可信的志书。惟编修新县志有待探索,亟求创新,厘定如此类目纷繁,卷帙浩瀚的科学史籍,实非才识浅薄者所能胜任,加之时间紧迫,资料匮乏,难免有错讹遗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陇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