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军备

第一节 明代前军备

陇西地区在明代以前的军备可考者,仅自唐始。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实行府兵制,在各州屯有府兵,府分三等,上府有兵1200人,中府有兵1000人,下府有兵800人。渭州置府四,兵制等级无考,府兵分驻在渭源、平乐、临源、万年(平乐、临源、万年三地方当在今陇西、武山县境内)四地。

宋代兵制有三,即禁兵、厢兵、乡兵(番兵与乡兵同)。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十一月,募选番兵丁壮以保砦。当时陇西地区的蕃族各为门姓,族帐很多,在古渭砦的蕃兵族帐,共有172门,171姓,分为12大部族,697小帐,兵7700名,马1490匹,归秦凤路管辖。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在巩州置弓箭手4000人,归通远军节度使管辖,由临洮路总管府统辖。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巩昌有旧军3000人(今县城内油盘巷系元时的营盘;卧龙巷,明代叫鞑子营巷,系元时通兵营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