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 构

第一节 机 构

民国时期,本县未设管理畜牧业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管理和服务于畜牧业的机构相继设立健全。

行政管理机构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管理全县农、林、水、牧等行政业务,科内配备1名科员专搞畜牧工作。1956年为农业科,1960年改为农林畜牧局,1961年末复为农业局。1968年改为农业服务站,1970~1985年为农业局,局内1名负责人分管,专职干部办理日常业务。

事业服务机构 1956年初,成立陇西县畜牧站,配备站长1名,业务干部2名。1959年,改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配备干部5名,随后开设了兽医门诊部,引进、改良畜种,指导疫病防治,研究和推广畜牧兽医技术。各人民公社也先后成立了畜牧兽医工作站。1984年12月,成立县种草养畜公司,各乡配备1名不脱产的种草养畜员。1985年,撤销县种草养畜公司,成立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下属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禽检疫站、饲草饲料站、水产站等,有职工66人。县兽医站有职工16人,其中,干部10人,兽医师2人,助理兽医师1人,助理畜牧师2人,技术员4人。有乡畜牧兽医站24个,工作人员102人,每个行政村有防疫员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