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总是紧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起变化。历代史籍记载,秦汉时期,陇西地广人稀,与戎狄错居,修习战务,崇尚勇武,民俗质朴。进入隋唐,习于耕稼,人性爽直,尚俭约,习礼义,文明大进。宋元时期,历经羌胡侵扰,不能安居乐业,一时夸尚气势,逞强好斗。明清时期,家务耕牧,不重工商。婚丧仪式,多循古制。简要概括出习俗与经济基础的密切依从关系,也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习尚差异和缓慢行进的时代脉搏。清末民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冲破锁国大门,陇西地处内陆。冲击所及有限,风俗习惯,基本上承袭前代,虽有所改革,但变化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经济政策,扫除了生产大发展的障碍,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风气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