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妇 联
1949年10月,县委确定周震南专管妇女工作。1950年7月,成立陇西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县妇联),配备主任、副主任各1人,干事2~4人。7个区委有5个配有专职妇女干部。1954年1月,县妇联有主任、副主任各1人,区委有26名专职妇女干部,村设妇女主任1人。1957年5月12日,改县民主妇女联合会为县妇女联合会。1962年开始,县、社、大队、生产队都成立妇女组织,县、社为妇联会,大队为妇委会,生产队设妇女小组,并配有专、兼职妇女干部。1985年底,全县有26个乡镇妇女联合会,2132个行政村妇委会,县妇联配备主任、副主任各1人,干事3人。乡镇专职妇女干部22人。
1950年,县妇联组织翻身妇女学文化,宣传、提倡男女平等,动员中、青年女人放脚,组织妇女纺织生产合作社。1952年全县有907名妇女参加了合作社,开展编麻鞋、纺线、养鸡,支援抗美援朝。是年妇女捐献买飞机大炮的人民币1600多万元(旧人民币),白银9702两,白洋每一个区300余元,粮食6300多斤,制作慰问袋240个,针线包3.14万个。妇女开始走向社会,参加减租反霸、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项政治运动和生产活动。全县办起244个抱娃组,240多个老太婆管理幼儿1009人,二区十乡还试办托儿所,受托30名。1953年2月开始,全面宣传贯彻婚姻法,提倡婚姻自主,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废除纳妾取小等封建婚姻制度。组织农村妇女积极走合作化的道路,大办家庭副业。1957年11月28日,第一次召开全县妇女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动员全县妇女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积肥运动、勤俭持家、大力发展养猪事业。1960年全县奖励“三八红旗集体”53个,“三八红旗手”339人。60、70年代,主要组织妇女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
陇西县妇女联合会历次代表大会简况
续表
革命运动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妇女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工作者。1979年10月,省妇联命名“三八红旗集体”1个,“三八红旗手”8名;1983年4月12日,省妇联命名“三八红旗集体”3个,“三八红旗手”8名,“五好家庭”代表14名,“五好个人”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