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回想学位论文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的全部过程,不免有些感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应该是我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三年,我得到了来自周围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感谢这些不同形式的支持让我走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周佑勇教授。导师课堂教学的风采,读书会上点拨迷津,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本书的写作更是渗透了导师无数的心血,从论文选题的商定到开题报告之前的指导,从论文写作之中的督促到研究主题的进一步限定,直至最终成稿,其中每一步都有导师的精心指导。更为重要的是,愚钝的我能感受到导师人格力量的指引,导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人生观念,对于同处于学校中人的我来说,自然是受益无穷。

感谢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导师组的各位老师,李龙教授、周叶中教授、叶必丰教授、杨解君教授、林莉红教授、秦前红教授,在开题报告及论文答辩过程中对我的细心帮助,老师们的耐心指点帮我理清了写作思路,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感谢三位匿名评阅人给我提出了论文修改建议;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石佑启教授出席我的论文答辩会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易继明教授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帮助和鼓励。

感谢各位学友:王伟奇、王青斌、张向东、敖双红、胡芬、邓小兵、李牧、耿宝建、胡甲刚、肖登辉、李安清、武劲松、夏雨、李德龙、黄启辉、吴淞豫等。还有许多恕我此时无法一一列名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艰难的论文写作期间带给我的快乐。这些都是我在攻博期间收获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增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我常常为那些没有任何理由的帮助而感动。国家电监会丁勇军先生、中电联张海涛先生,为我提供了最新的文献资料,对于本书的研究来说,来自于实务界的观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感谢南开大学宋华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英娟博士的无私帮助,他们为我提供了很多智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感谢三峡大学各位领导及同事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研究生处处长陈和春教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他于我是领导,更是朋友和兄长,从报考博士到按期答辩,每个环节都有他的鼎力支持;感谢三峡大学政治学院将本书列入学科建设专著出版计划并提供经费资助;感谢三峡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及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编号2008d025)的资助,为博士论文的修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感谢学校图书馆唐文惠副馆长提供本文写作急需的文献资料;感谢梅艳同学认真校对使本书避免了一些错误。感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辑、出版部门各位同志的辛勤劳动,使本书能够顺利出版。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我一直在学校工作和生活,我的笨拙和懒惰,还有某种程度上的自私,使我没能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我感谢家人对我的容忍,感谢唐于舒小朋友让我感觉到生活的意义,衷心祝愿我的家人一生平安。

论文出版之际,笔者难免惴惴不安。文中很多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斟酌,笔者对电力监管实践的隔膜,致使本文的实践指导意义也有所弱化。好在本书的出版仅是本人在电力监管研究方面的一个初步成果,我将继续努力,用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回报关注和鼓励我的朋友们!

唐祖爱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