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11.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11《海王》历来主张御侮建国,我们绝对相信,中国必须御侮才能建国,建国成功才脱永绝外侮。荣幸得很!《海王》的主张,竟与现时全国一致的共同目标——“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相吻合。(1938年7月7日《海王复刊词》)

1928年9月20日,范旭东创办《海王》旬刊,作为永久黄团体的内部刊物,这是中国第一份企业刊物,1937年7月7日因日军侵华停刊,一年后在长沙复刊。

1938年是什么形势?七七事变已经过去一年,东北还在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北平失陷,天津失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徐州陷落,大半个中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之下。不久之后,武汉、广州也相继陷落,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叛国投降。

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战,但有一部分人是比较悲观的,特别是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上层人士”。因为他们衣食无忧、富贵双全,非常害怕失去已有的一切。有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甘愿当投降派,寄希望于日本人放过一马,继续维持锦衣玉食的生活。

范旭东是那种缺衣少食的穷人吗?不是。要是为了吃饭、享福,把永利、久大收拾变卖,足够他享受几辈子了。范旭东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吗?不是。他如果贪生怕死,就不敢拒绝日本人的合作要求,更不会把《海王》打造成主张抗战的宣传阵地。他内心绝对相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就好比子女对父母最深的爱,对国家抗战必胜充分信任——这种信念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激发国人的斗志和毅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是什么样子,国家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当时的中国,正是由于有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念和千千万万绝不屈服、英雄斗争、不怕牺牲的仁人志士,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时候,我们仍然需要必胜的信心,需要举国一致的团结奋斗,需要中华儿女共同努力,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