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习劳

18.习劳

18习劳。(1934年摄像题词)

“习劳”是1934年范旭东为自己在天津住处从事体力劳动时所摄像的题词。王船山说:“盖八音之有响,虽天地之产,使有可以得声之材,而成其音也必由人制。”人制,即劳动。王船山反对好逸恶劳,“有目力而以察恶色,有耳力而以审恶声,有可习劳茹苦之力,却如懒妇鱼油灯,只照博弈,不照机杼”,“禹乘治水之功,因天下之动而劳之,以是声教暨四海,此圣人善因人以成天也”。而曾国藩遗训有四条: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范旭东早年受革命思潮影响,曾忽视曾国藩思想,后来从妻子那里读到了曾国藩的家书,认为对于经营企业有帮助,于是改变了态度。

好逸恶劳,懒惰,是人的社会习性。然而,不劳动,没有收获,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总是赞美勤劳勇敢的美德。

古代长期歧视体力劳动。范旭东多次谈到古代不重视“百工技艺”,“百工技艺在中国本来没有地位,文人政客一向瞧不上眼。”

勤奋劳动,自有所获,这是自古以来的共识。如今,体力劳动者也获得了尊严。“习劳”已被各界接受了,并且成为了工作伦理的共识。

对于修身养性而言,“习劳”,不只是体力劳动,还要有脑力劳动,二者兼顾,不可偏失。范旭东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再在闲暇之余从事体力劳动,是适宜的。正如当今社会,每天坐办公室的人,闲暇之余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算是变相的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