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毕竟是人”

13.“人毕竟是人”

13诸位,我要请让我多说几句狂话,“人毕竟是人”不是这样看的,既然是人,就应该有灵性、有骨头,顶天立地做人。(1943年5月30日《人毕竟是人——范旭东先生在新塘沽学社成立会演词》)

这是范旭东在1943年新塘沽学社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词。他主张人是有“灵”的,因此有骨气,能顶天立地做人。“独立根性”是湖湘文化的特色。周敦颐、王船山都认为人是有“灵”的,也即“独立根性”。范旭东的好朋友杨毓麟在《新湖南》发文说:“且我湖南有特别独立之根性。……至于直接船山之精神者,尤莫如谭嗣同,无所依傍,浩然独往,不知宇宙之圻埒,何论世法!其爱同胞而惎仇虐,时时迸发于脑筋而不能自已,是何也?曰:独立之根性使然也。”杨毓麟认为,屈原、周敦颐、王船山、魏源、郭嵩焘、谭嗣同等人身上有“独立根性”。

周敦颐、王船山说人人皆有“灵”,杨毓麟《新湖南》表彰“独立根性”,范旭东但倡扬“既然是人,就应该有灵性、有骨头,顶天立地做人”,前后心心相印。纵观古今中外,应当说人既是“神灵”,也是有局限的机器。理想,是无限智心的“神灵”;现实,是局限的机器。惟(唯)有“圆转”(成均),召唤人的“神灵”,让人呈现最大潜能。范旭东是有爱意的,具有“圆转”的大智慧。

可见,范旭东爱人,懂得救赎之道,一般采用引导的方法,善于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让人赎回本来属于自己的而被“没收”的能力,而不是抛弃自己。他“对于厂里其他的首脑人物,一般是赞美的时候多”(许滕八《我印象中的李烛尘先生》)。再看看范旭东发表在《海王》上的文章与写给同人们的书信,激励人心的方式偏多。“既然是人,就应该有灵性、有骨头,顶天立地做人”,在困难面前,“要各人内心不起变化”,“因为任何外患,没有压倒过我们”。他鼓励大家有“向上向善”的“圆转”大智慧,要提高自身修养,克制自己的情感,在家庭上要晓得以此促进和谐,在团体生活上要促进企业发展:“家室应当和谐,不该反而受累;心头上的喜怒哀乐,应该随时节制,练习它有常;生理和习性上的短长,应该加倍在修养上下功夫,叫它去短取长;团体生活应该有公是公非、公得公失,饶恕自己,便是害了自己,残贼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们需要警惕,还要与团体互相砥砺。”

可知,范旭东认为,让人成为人,干出一番事业,这个是根本。这与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