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像立誓
1我愿从今以后,寡言力行,摄像立誓之证。注:时方中原不靖,安危一发,有感而记此。男儿男儿,其勿忘之。(1905年范旭东摄像立誓)
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地盘,1904年到1905年间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战争,最后日本打败沙俄。1905年9月5日,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擅自对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这一奇耻大辱的消息传来,让范旭东十分愤慨,他在自己的相片上题立下爱国誓言。
为此,范旭东一度隐居千叶海滨,秘密研学炸药,以图掌握军火制造技术,为从事革命工作做准备。不料,此事被冈山高等学堂校长酒井佐保知道了,他对范旭东哈哈大笑道:“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这种轻蔑的言谈,短短几个字,却严重刺伤了这位爱国情切、热血沸腾的中华男儿的心!从此,范旭东深负国耻,走上了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道路。
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王船山《思问录》云:“好学、力行、知耻,则二气之良能也。”“颜子好学,知者不逮也;伊尹知耻,勇者不逮也。志伊尹之志,学颜子之学,善用其天德矣。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哉!”曾国藩多次以自己“知耻”来教育弟弟和儿子,激发他们的奋发之气。孙学悟认为,“知耻”是范旭东的人生哲学的根本。“‘知耻’恐怕是范先生终身处世执事的基础。耻之于人大矣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知耻近乎勇。社会无耻不立,国家无耻将亡,这是范先生一生的信念。”“总之,旭东先生一生以‘知耻’为其人生哲学根本,以基本化工为其转移风气的工具,更依之培植科学研究,以期灌输科学精神于吾人日常生活而进国家民族于富强之道。这位有理想的艺术家竭终身精力,在一幅生动的作品的创造上,为振拔国人于世界民族中‘争一口气’,不幸于‘画龙点睛’之时去世矣!这一‘点’其非继起者之责而谁欤?”(孙学悟《追念旭东先生》)
心理学认为,羞耻感也有积极的价值,如自省、自责、自觉、自我提升等。范旭东遭遇国耻,以此激励自己奋发有为,报国保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