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制碱工程秘境
16他的著述现在风行各国,打开制碱工程秘境给全人类,这比苏尔维氏硁硁自守,而侯先生气度崇高,尤其值得赞扬!(1943年12月18日《中国化工界的伟人—侯博士》)
这个“他”,说的就是侯博士——侯德榜。
侯德榜是范旭东的亲密战友,是永利化工的技术“台柱子”。“他的著述”指的就是《制碱》(Manufacture of Soda)一书,是侯德榜于1933年在美国纽约最终完成并出版的。此书的出版打破了苏尔维制碱技术70年的垄断和封锁,揭开了制碱技术的奥秘,使苏尔维制碱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公开制碱技术,下这个决心相当不容易。首先,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从1916年11月范旭东决心以盐制碱到1926年6月永利生产出合格纯碱,他们历经了整整10年。这10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的10年,而是历经艰辛、卧薪尝胆的10年,他们所跨越的,不仅是制碱技术的门槛,还解决了设备、工艺等方面的诸多难题,其中1924年第一次出碱,得到的还是呈黑红色的次品,直到两年后才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纯碱。其次,国外对此技术高度保密。范旭东对侯德榜讲了一个故事:1913年范旭东奉命到欧洲考察盐政,在英国时他要求参观卜内门碱厂,当时英国人满口同意,但在临参观时,他们领着范旭东等人仅在该厂的锅炉房转了一圈,就将他们从后门引出厂外。范旭东深受刺激,但同时也意识到:核心技术是看不到、买不到、要不到的,必须靠自己。
但是,当自己真的掌握了制碱的技术,到底是应该像英国卜内门公司那样垄断独享、独自盈利,还是公之于众,让其他人分享蛋糕?最终范旭东和侯德榜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出卖专利获取暴利,这不是永利的目的,永利同仁苦战10年,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为了祖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虽然永利成功了,但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索尔维,第二个卜内门。事实上,得益于范旭东和侯德榜的无私之举,中国近代化工业整体上得到了长足进步,为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企业?有。比如科技公司特斯拉,它是生产电动汽车的,2014年6月,其CEO马斯克宣布对外开放旗下所有专利。马斯克甚至宣称:我们相信开放专利只会增强,而不是削弱特斯拉的地位。虽然境界有高低,但逻辑是类似的:特斯拉的目的是带领电动车厂商打败燃油车,而永利的目标是带领中国民族化工企业打破西方垄断。
所以,做企业不妨对竞争持开放心态,这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