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为国,实在钦佩
20听到某处杀了一个革命党,或是某处破坏了革命机关,心里异常懊恼,甚至几天还不畅快,总觉得人家也不过是中国人,这样拼命为国,实在钦佩。(1935年10月10日)
范旭东说自己秉性迟钝,一向来不及干革命,内心十分敬佩视死如归的革命者们,自称一无所能。但他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战场上的“革命者”,拿自己一生的事业去为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谋一个出路。
1916年,刚刚打开长江流域精盐市场的范旭东,又开始探索起制碱一事。当时的北洋政府财政困难,每日奔波于各国银行寻求借款,这时英国提出了垄断中国制碱工业的条件才答应借款。然而碱作为化学工业之基础,范旭东怎能让中国碱业落入外国人手中?虽此时资金短缺、技术匮乏,范旭东仍坚持创办永利碱厂。
既已下定决心,范旭东就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因为这是粉身碎骨也要硬干出来的事。当时国际通用的制碱技术是苏尔维制碱法,但由于苏尔维公会的专利垄断,非会员国不能使用其方法,甚至有的企业为了保密规定,职工退休后不准再进入工厂。在此情况下,永利想要购买碱厂设计方案、学习制碱技术何其艰难。在制碱路上,永利受过蒙骗,花大价钱购买回欧美早已淘汰的劣质设备;几易设计图纸,因不敢轻信外国设计师;为节约资本部分设备由国内工厂制造,结果因技术问题诸多成品不合要求,需退还重铸;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生产中常出现各类问题难以解决;遭受过股东的质疑和卜内门公司的打压,永利几度濒临倒闭。幸而范旭东有着一颗坚韧的心,屡败屡战,把一切质疑与压迫都化为前进的动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实业救国中去,用一生探索救国之路。
化工的战场上,没有战火与硝烟,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昂,但一样需要有人去披荆斩棘、开辟道路,一样需要死拼、开拓创新的精神。范旭东是一个“肯把颈血去拼”的“革命者”,在实业的战场上一往无前,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