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越缅两线内运之器材

18.经由越缅两线内运之器材

18总计在国际路第二次被封以前,本公司经由越缅两线内运之器材,约共一千二百余吨,此在一流浪之商办公司,已极难能而可贵之成绩矣。(1942年12月1日《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股东公开信》)

抗战初期,由于沿海各港口相继沦陷,永利川厂建设所需设备只得通过越南的海防,再经广西和云南转运到四川。但是,1940年之后,原来被法国控制的越南港口落入日本之手,经越南这条路走不通了,只能开辟中缅通道,还随时面临日军的威胁。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永利公司仍然抢运了1200余吨物资,要知道,1938年民生公司举全力抢运物资入川,也不过抢运了9万多吨物资。永利这家化工厂是如何创造这个抢运奇迹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物流。

我们知道,物流是一家企业的血管。但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特别是抗战爆发后,更是雪上加霜。举个例子:日军占据越南港口后,永利囤积在港口的500吨器材无法运抵国内,不得不联系一艘开往菲律宾的货船,试图将这批物资运往美国人控制的菲律宾保存。然而,这批器材刚刚装船,就被日军察觉,连船带货全部被劫往日本本土,永利遭受巨大损失。范旭东甚为痛心,在信中写道:“惟以后运道更长且阻,困难万端,绝非寻常办法所能奏效,不得已于是年(1940年)九月特亲赴美国,增购车辆、油料、车胎、配件,切实加强运输力量。”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已57岁的范旭东亲自赶赴美国,找到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福特先生,一次性购买了100辆福特卡车,在缅甸雇佣了200多名卡车司机,组建了一支“全美械化装备”的运输大队。尽管1942年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这条大动脉,但范旭东自办运输、自建物流渠道的努力仍然值得钦佩,而这支运输队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抢运设备途中休息的永利汽车运输队

范旭东当年的“惊人之举”,在今天看来已稀松平常。2007年,京东集团决定自建物流,如今,京东集团的线上零售订单约90%都可以实现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京东物流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物流企业之一。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一些民营公司的自建物流也参与了防疫物资的抢运,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些都是范旭东想办却没有办成的事情,今天我们重温他的故事,并非仅仅是忆苦思甜,而是试图说明物流对于企业,甚至对国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