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的艰苦,才是真正的艰苦

13.建国的艰苦,才是真正的艰苦

13抗战的艰苦,算不了什么,建国的艰苦,才是真正的艰苦。(1943年10月10日献词)

此番话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之际说的,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胜利在望,全国人民都充满信心,大家都准备松一口气。范旭东曾说过,日本派到中国来的文武官员,至多不过是他们的三四流人物,而我们都是中国的第一流人才,相信我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斗过他们。这说明他对抗战胜利早已成竹在胸。

经过多年抗战,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医治战争的创伤,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的建设,都刻不容缓。但在普通人看来,打赢战争才是最难的,只要战胜日本人,就可以松口气了,他们的眼界看不到战胜后国家面临的新困难,他们的能力也难以承担建设国家、改善经济、发展工业的重任。

范旭东既然看到了前进路上的困难,就决心全力以赴为国争光。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43年,高瞻远瞩的范旭东着手拟订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十大化工厂计划,以求战后复兴中国化学工业。在生命最后的几年,他投资合办建业银行、发起创办海洋研究室、为争取美国贷款四处奔波、日本投降后组织出川筹备复工……一刻都不曾停歇。知难而进、争分夺秒、积极建言、亲力亲为,实现了中国化工“从0到1”的跨越,培养了侯德榜、李烛尘、孙学悟等一大批化工界人才,打下中国化工发展的坚实基础。

1943年范旭东手拟十厂计划,以求在战后复兴中国化学工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久大和永利为基础的天津碱厂,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企业;黄海社发展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永久黄团体的众多重要成员之后都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骨干力量。范旭东先生为国为民贡献一生,实现了他实业救国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