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近世的工业
8兴办近世的工业,是今日中国人惟(唯)一的活路。(1928年10月20日《自觉》)

范旭东在1928年10月20日发表的《自觉》
这句呐喊让人看得胆战心惊!当然,这个“今日”指的是1928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之中,国力一蹶不振,国人情绪低迷,范旭东真实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有一部(分)的人们不明白世界经济大势,对于近世的工业怀疑,或是鄙弃它,或是提倡玄妙的学说,想养成国人都有餐风饮露不必人间烟火过活的本领;或是开倒车,希望中国退还到蒸汽时代以前的状态,各人纺各人穿的棉纱,各人吃各人磨的面粉。”但是历史的车轮不能倒退,只能滚滚向前,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逍遥游”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范旭东认为,只有工业才能救中国。毛泽东曾经对他说:“范先生是湖南湘阴人,我是湖南湘潭人。先生的名字旭东,而我的名字泽东。先生搞实业救国,我搞政治救国。我们都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走到一起来了。”[12]
实业救国,就是范旭东一生的追求,他说:“我辈相信我辈今日所办的事业,确是合乎世界常轨的,是为国人开辟生路的。”确实如此,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最为直接的就是“技不如人”,在前信息化时代,国与国之间比拼的就是工业实力,尽管当时我们也有看上去世界一流的北洋水师,但装备都是买来的,自己不会造,一旦打光了就没有了。反观“二战”中的美国,哪怕在珍珠港袭击中吃了大亏,但只要它下定决心参战,国家机器一旦开足马力,就能源源不断地造出武器装备来,直接碾压日本,这就是工业实力的体现。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章里写道: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范旭东也看到了这个变局,也曾试图去改变,但事业未竟便撒手人寰。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说百年前我们是“实业救国”,那么今天就是“实业强国”,中国工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今天应对变局的方法,比范旭东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但不管怎么样,“壮大实体经济”仍然是我们首要的选择,只有真心实意地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数字经济才有根,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实在不愿意也不能再次回到范旭东呐喊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