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免征增值税吗

6.你可以免征增值税吗

我国税法的税收减免权在国务院,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经营下列项目的免征增值税。

①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②避孕药品和用具。

③古旧图书。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④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⑤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⑥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的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由表述可以看出,物品的组织者必须是残疾人才可以享受本条免税政策。

⑦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含已使用的固定资产)。

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依照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恢复。

(1)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①企业部分产品(商品)免税。月份终了,按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减去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其差额即为当月销售免税货物应免征的税额。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结转免税产品(商品)销项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增值税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②企业全部产品(商品)免税。如果按税法的规定,企业的全部产品(商品)都免税,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免税主营业务收入参照上年度实现的增值率计算出增值额(产销较均衡的企业也可以按月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并将其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依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零售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应在月终将销售直接免税商品已实现的进销差价折算为不含税增值额,然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应免缴增值税税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计算免缴税额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免缴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补贴收入

(2)对于先征后返、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①按指定用途返回的会计处理:

◆用于新建项目。

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税款时,直接转作资本金。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用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视同国家专项拨款,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

实际用于工程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工程完工,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对按规定予以核销的部分(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专项应付款——××专项拨款

贷:在建工程

对构成固定价值的部分,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②返还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规定对进口的某些商品应计征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退税额冲减采购成本,退税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是以购进商品从事再加工的生产企业。

【例2-7】某外贸企业进口原棉一批,进口棉花所征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办法。该批棉花价值折合人民币500 000元,应交增值税85 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外贸企业入账时:

借:物资采购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585 000

收到进口商品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85 000

贷: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 85 000

外贸企业将进口商品销售给生产企业时(假设销售价款为6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2 000元):

借:应收账款等 617 000

应付账款——待转销进口退税 8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000

生产企业购进上述商品实际支付时(外贸企业要出具退税款证明):

借:物资采购 5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000

贷:应付账款等 617 000

③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未指定专门用途的会计处理。当纳税人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也可以通过“应收补贴款”反映应收和实收过程。反映应收退税款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款

贷:补贴收入

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款

通过上述表述可知,对于企业应减免的增值税对于纳税人来说,并不是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直接按减免后的增值税额进行账务处理是不正确的。而是需要对于减免的增值税款在账务上进行清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