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片
一、陆城街道
陆城 [Lù Chéng] 位于宜都市中心城区。东邻解放社区、尾笔社区,南抵头笔社区、中笔社区,西接红春社区,北面临长江、清江。属陆城街道。面积675公顷,居民53140人。因三国时期东吴陆逊于此筑城抗蜀而得名。历为宜都郡治、县(市)治所在地。主要驻区单位有宜都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等党政机关。主要医疗场所有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宜都市中医院。主要娱乐场所有陆逊广场、文峰公园、人民广场、清江公园等。居民主要从事工商、文卫、服务业、个体经营等。
东门口 [Dōngmén Kǒu] 位于陆城街道办事处东北3千米。东起东门市场,西至东风社区廉租房,南起原副食站,北至茶厂。属陆城街道东风社区。居民696户,2000人,姓氏以刘、李、张姓居多。陆城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城门位于陆城东面,现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至通用厂宿舍区间。居民主要从事商业零售批发和餐饮业。
台子堰 [Táiziyàn] 位于陆城街道办事处东北3.5千米。东起锅厂,西至东正街二巷,南起解放村二组,北至原宜都市通用运输机械厂。属陆城街道解放社区。面积6公顷,居民350户,1000人。姓氏以陈、尤、杨姓居多。国家粮食储备库到锅厂之间以前有一口堰塘,堰塘中间有一处古坟,像一个台子,故称台子堰。堰塘今已不存,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等。主要驻区单位有粮食储备库、陆逊洲酒厂等。
名都花园 [Míngdū Huāyuán] 位于名都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南0.1千米。东至五宜大道,南临清江润园,西至杨守敬大道,北临长江大道。属陆城街道名都社区。面积50公顷。9000人。意为知名都市、花园式住宅区。主要由山水苑、碧水苑、春水苑、秀水苑等小区构成。始建于2003年。2004年名都花园项目楼盘被评选为宜昌地区五大优秀楼盘;2009年名都花园小区被评为宜昌地区最佳生态园林小区;2009年名都花园山水苑二期项目荣获宜昌市优质结构工程奖。居民从事务工、经商、文教、卫生等。
许家店 [Xǔjiā Diàn] 位于中笔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1千米。东邻陆逊大道和红东公路,西邻头笔社区,南邻十里铺村,北接中笔社区。属陆城街道中笔村一、二组。面积40公顷。居民250户,890人。姓氏以许、龚、杨、李姓居多。因许姓人家清朝所开设店铺而得名。据《陈氏族谱》载,第十二世祖陈国吕生于咸丰丙辰年,配胡氏,亡于光绪乙未(1855—1895)葬于许家店。居民以从事务工为主。
二、姚家店镇
姚家店 [Yáojiādiàn]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0.5千米,是姚家店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东起十里铺村,西至宜华路,南起望城岗水库,北至红春社区。属姚家店社区。面积160公顷。居民420户,1250人。姓氏有刘、袁姓等。传说康熙年间,大臣姚启圣的儿子为逃避追杀流落至此,并在一店铺做工,因勤劳聪明成了老板的上门女婿。从此,生意越做越好,成为远近闻名的店铺。故名“姚家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及务工。域内有姚家店镇人民政府、杨守敬中学、姚店小学、姚店幼儿园、姚家店卫生院等。老陆渔公路经此。
三、枝城镇
南门小区 [Nánmén Xiǎoqū] 位于大同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1.3千米。东起枝城大道,西邻龙王台村,南与阳合岭村接壤,北靠环城村四组。属枝城镇大同社区三组。面积25公顷。居民225户,550人。1998年建成。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
北门巷 [Běimén Xiàng]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0.5千米。东起解放路,西至西湖公园,南起枝城大道,北至北门矶头。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三组。面积7公顷。居民76户,250人。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笔架山 [Bǐjiàshā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北0.3千米。东起三清观,西至北门巷,南起解放路,北至北门矶头。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三组、五组。面积15公顷。居民98户,370人。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建有公共活动场所。
城坡垴 [Chéngpōnǎo]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南0.5千米。东邻环城村,西至福星山,南到枝城大道,北至龙王台村。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一组。面积7公顷。居民135户,510人。该区片原为古城墙,抗战时期被日军炸毁,城墙石被运走修了江岸。呈现一片光秃的山坡,故名。建有公共活动场所。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福星山 [Fúxīngshā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北0.7千米。东起城坡垴,西至郭家店,南邻龙王台村,北至枝城大道。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一组、二组。面积40公顷。居民67户,210人。原名覆船山,乾隆四十二年山顶建福星寺,故名福星山。1966年8月修建枝城革命烈士纪念塔。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郭家店 [Guōjiādià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南0.7千米。东起福星山,西至西湖,南邻龙王台村,北至枝城大道。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一组。面积20公顷。居民107户,410人。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黄土桥 [Huángtǔqiáo]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南0.2千米。南起大同路,北至解放路,东临复兴路,西至枝城大道。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六组、七组。面积22公顷。居民193户,500人。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
三清观 [Sānqīngguà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北0.5千米。东邻大同社区,西至笔架山,南起解放路,北抵长江。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五组。面积15公顷。居民65户,210人。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望福巷 [Wàngfúxiàng]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0.7千米。东起西湖,西至郭家店,南邻龙王台村,北至枝城大道。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一组、二组。面积10公顷。居民62户,200人。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西湖 [Xīhú]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0.6千米。东起望福巷,西邻赤溪河村,南接龙王台村,北至白水港村。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一、二、三组。面积100公顷。居民387户,1200人。明洪武年间开始修筑土城墙,该湖位于古城以西方向,故名。区域内有西湖公园。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西门 [Xīmé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南0.5千米。南起黄土桥,北至北门堤,东起解放路,西至福星山。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二组、三组。面积10公顷。居民267户,640人。居民主要从事务工经商。
小东门 [Xiǎodōngmén] 位于解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东北0.6千米。北起三清观,南至顺城路,西起解放路,东抵长江。属枝城镇解放路社区五组。面积4公顷。居民76户,220人。居民从事务工经商。
东岳庙 [Dōngyuèmiào] 位于洋溪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东0.9千米。北与关洲隔江相望,东与松滋市交界,南接民主小区,西接建设小区。属枝城镇洋溪社区四组。面积50公顷。居民3户,11人。据传东岳庙原在关洲。咸丰十年(1860)水毁。晚清于南岸重建。寺庙规模宏大、香火旺盛。1963年改建为宜都县粮食局粮食仓库,2014年后改为宜都市粮食加工厂。居民以务工经商为主。
杜开仕矶头 [Dùkāishìjītóu] 位于洋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北0.5千米。北临长江,西接蛤蟆岩,东接东岳庙,南接红东公路。属枝城镇洋溪社区一组。面积10公顷。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居民在江岸修建矶头挡水防洪。柴行老板杜开仕主动出资维修,故以其姓名命名。现无人居住。
蛤蟆岩 [Hámayán] 位于洋溪社区居民委员会西北1.2千米。北临长江,南接洋溪村九组,西接洋溪村九组沱湾,东接杜开仕矶头。属枝城镇洋溪社区一组。面积20公顷。长江边上一整块悬空的岩石,一次长江涨水退潮后,有居民发现岩石下面有许多体形较大的蛤蟆,故名蛤蟆岩。现无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