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渡槽、泵站
车店排洪沟 [Chēdiàn Páihónggōu] 位于陆城街道车家店村,起于龙发路,流向老女桥。根据地名车家店得名。1957年初兴建,1957年底建成。全长2593千米,宽1米,纵坡比1∶3000,承雨面积1.27平方千米,断面尺寸5.5平方米,实际过洪能力1.9立方米/秒。
陆城街道排洪沟 [Lùchéng Jiēdào Páihóng gōu] 位于陆城街道解放社区三组。以所处行政区域陆城街道得名。1998年初整治解放公寓社区以西至红春社区居委会的上段,2005年整治解放公寓以东至长江边出口段。排洪沟全长2.5千米,纵坡比1∶2500,承雨面积7.1平方千米,断面1.5平方米,设计过洪能力10立方米/秒,实际过洪能力8立方米/秒。
杨家湖排洪沟 [Yángjiāhú Páihónggōu]位于陆城街道龙窝村民委员会东南0.8千米。坐落在龙窝村三组。起于望城岗桥,流向杨家湖。根据流经地杨家湖而得名。1954年初兴建,1954年底建成。长2215米,纵坡比1∶1000,承雨面积18.4平方千米,断面3.6平方米,设计过洪能力20立方米/秒,实际过洪能力16立方米/秒。
大溪主干渠 [Dàxīzhǔ Gànqú] 位于红花套镇西部,起于大溪水库剅口,止于分水闸,流经红花套镇。因水源地大溪水库及渠系等级命名。兴建于1975年初,1977年6月竣工。水渠全长11.3千米,宽3.3米,最大水深2.3米,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此渠将大溪水库水引至红花套镇西南分水闸处,于分水闸处流向东西干渠,灌溉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受益面积约3335公顷。
大溪东干渠 [Dàxī Dōnggànqú] 位于红花套镇,起于分水闸,止于八一电站,流经红花套镇。因水源地大溪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1976年6月始建,1977年11月建成。水渠全长1.2千米,宽2.3米,最大水深1.7米,平均流量2.5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0.22万亩。
大溪西干渠 [Dàxī Xīgànqú] 位于红花套镇,起于分水闸,止于宋山,流经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因水源地大溪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1976年8月始建,1978年3月建成。水渠全长12.16千米,宽2.3米,最大水深1.7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10.3万亩。
联合支渠 [Liánhé Zhīqú] 位于红花套镇,起于拦水堰,止于原联合村,流经红花套镇。因水渠主要灌溉原联合大队区域及渠道等级综合命名。1976年底始建,1979年初建成。水渠全长2千米,宽0.8米,最大水深1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0.3万亩。
白洪溪西干渠 [Báihóngxī Xīgànqú] 起于白洪溪水库坝左下,止于白石板,流经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因水源地白洪溪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始建于1974年8月,建成于1978年3月。水渠全长12.06千米,宽1.3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白龙冲南渠 [Báilóngchōng Nánqú] 位于高坝洲镇人民政府西北,起于白龙冲水库,止于三溪铺,流经高坝洲镇。以水源地白龙冲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始建于1987年2月,建成于1987年9月。水渠全长1.5千米,宽1米,最大水深1.3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望城岗东干渠 [Wàngchénggǎng Dōnggàn qú] 起于姚家店镇望城岗水库,止于陆城街道宝塔湾,流经姚家店镇、陆城街道。因水源地望城岗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1979年初建成。水渠全长8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望城岗西干渠 [Wàngchénggǎng Xīgànqú]起于姚家店镇望城岗水库,止于陆城街道向阳护垸,流经姚家店镇、陆城街道。因水源地望城岗水库及渠道区位等级命名。1979年建成。水渠全长6.7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3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五一支渠 [Wǔyī Zhīqú]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东南,起于五一分水闸,止于五一水库,流经姚家店镇长岭岗村。根据原五一公社名称及渠道等级综合命名。1979年建成,2000年以后因产业结构变化渠道功能逐步减退。水渠全长6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3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0.3万亩。
姚店干渠 [Yáodiàn Gànqú] 位于聂家河镇人民政府东偏北部,起于邓家桥分水闸,止于姚家店镇望城岗,流经聂家河镇、姚家店镇。根据渠道止点姚家店及渠道级别综合命名。1979年建成。水渠全长21.5千米,宽4.5米,最大水深2米,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1666公顷。
张冲支渠 [Zhāngchōng Zhīqú] 起于聂家河镇邓家桥分水闸流经姚家店镇油榨坪村、张家冲村。根据流向终点地名张家冲及渠道等级命名。1979年建成,2000年以后因产业结构变化渠道功能逐步减退。水渠全长3.2千米,宽1.6米,最大水深1.2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30.9公顷。
幸福渠主干渠 [Xìngfúqú Zhǔgànqú] 位于聂家河镇人民政府东偏南方向,起于熊渡水库大坝,止于聂家河镇邓家桥,流经聂家河镇。根据寓意及渠道级别综合命名。1958年10月兴建,1967年3月全部竣工。水渠全长33.86千米,宽5.2米,最大水深2.5米,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渠道灌溉面积0.2万亩。
车湾引水渠 [Chēwān Yǐnshuǐqú] 位于聂家河镇肖家隘村民委员会西南,流经肖家隘村。根据地名车湾命名。1979年竣工引水。长0.615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3米,平均流量0.8立方米/秒。
万春水库低剅渠 [Wànchūn Shuǐkù Dīlǒu qú] 起点位于王家畈镇老屋棚村民委员会以南2.5千米,止点距村委会1千米,坐落在老屋棚村四组。根据水库名称万春水库命名。1970年修建。主要水源万春水库,渠长3千米,宽2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受益农田面积300亩,受益人口达600人。渠道临 X 224 县道。
永丰东干渠 [Yǒngfēng Dōnggànqú] 起于松木坪镇永丰水库东头,止于观音桥内地,流经松木坪镇。根据水源永丰水库及灌溉方位命名。1972年冬季动工兴建,1973年底建成。水渠全长8.3千米,宽2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流量1.2立方米/秒。
永丰西干渠 [Yǒngfēng Xīgànqú] 位于松木坪镇,起于永丰水库剅头,止于徐家湾,流经松木坪镇金岗岭村、观音桥村、徐家湾村。根据水源永丰水库及灌溉方位命名。1973年2月开工兴建,1973年12月竣工。水渠全长7.9千米,宽2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流量1.2立方米/秒。
安桥东干渠 [ānqiáo Dōnggànqú]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起于洋溪村安桥水库剅口,止于何阳店村,流经枝城镇。根据水源安桥水库及灌溉方位命名。1970年动工,1971年建成。水渠全长12.6千米,宽2.3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白水支渠 [Báishuǐ Zhīqú]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西北部,起于海湾渡槽,止于全心畈村,流经枝城镇解家冲村、全心畈村。根据灌溉地区原白水公社和渠道级别综合命名。1979年建成。水渠全长5.41千米,宽3米,最大水深1.8米,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
九道河主干渠 [Jiǔdàohé Zhǔgànqú]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南偏西南,起于九道河水库剅口,止于一号隧道,流经枝城镇。根据水源九道河及渠道级别综合命名。1972年动工,1974年建成通水。水渠全长4.3千米,宽3.5米,最大水深2米,平均流量4立方米/秒。
九河大堰支渠 [Jiǔhédàyàn Zhīqú]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西南部,起于九道河干渠一号隧洞出口,止于大堰堤村,流经枝城镇。根据水源九道河及灌溉受益地大堰堤村综合命名。兴建于1975年底。水渠全长7.30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2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幸福渠枝城干渠 [Xìngfúqú Zhīchéng gàn qú] 位于宜都市东南部,起于聂家河镇邓家桥,止于枝城镇海湾,流经聂家河镇、枝城镇。根据寓意主渠道名称及灌溉地区综合命名。修建于1979年。水渠全长5.64千米,宽3.5米,高2米,最大水深1.5米,平均流量3立方米/秒。
葛家坪隧洞 [Gějiāpíng Suìdòng]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以西7.5千米。起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乌钵池村。因所在地名及水利设施而得名。于1973年初开始修建,1974年底建成。长0.395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用于解决向阳桶至红山水库的引水问题。
鹰子石隧洞 [Yīngzishí Suìdòng]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东部,起于龙口子村鹰子石,止于响水洞村。根据地名鹰子石而得名。于1973年初修建,1974年底建成,水渠全长0.326千米,宽1.5米,最大水深1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用于五眼泉水库引流灌溉。
山洪沟 [Shānhóng Gōu]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西北3.5千米,起于董家冲水库泄洪沟,经董家冲、过路滩,流入渔洋河,现整治成三面山洪沟。1966年政府整治渔洋河流,修建红清堤,为解决山洪排水,同时开挖修建此沟,1967年建成。取名山洪沟。全长2.5千米,纵坡比为1∶1.5,承雨面积1.7平方千米,断面积6.3平方米,设计过洪能力9.2立方米/秒,实际过洪能力8立方米/秒。
西湖排水沟 [Xīhú Páishuǐgōu]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西北3千米。排水沟起于过路滩村六组,流经过路滩村、莲花堰村、刘家嘴村,流入清江。此地曾名西湖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乎年年涨水年年淹,日久垸中间逐年开挖扩宽加深形成排水沟,故名西湖排水沟。始建于1930年,1958年重新挖深加宽,并建设竣工。洪沟全长3千米,纵坡比1∶1.25,承雨面积500公顷,断面尺寸8平方米,设计过洪能力15立方米/秒,实际过洪能力12立方米/秒。
八一渡槽 [Bāyī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南4.5千米。根据原大队名称八一大队命名。兴建于1976年冬,1979年春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62米,宽2.5米,深2.2米。连接大溪东干渠。
大溪渠首渡槽 [Dàxīqúshǒu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7.8千米。因所在地理位置命名。兴建于1976年,1979年建成后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48米,宽3米,深2.5米。连接大溪主干渠。
滴水岩渡槽 [Dīshuǐyán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8千米。根据所在地名滴水岩命名。1976年底兴建,1979年初建成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58米,宽3米,深2.5米。
尖山渡槽 [Jiānshān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4.5千米。根据地名大尖山命名。始建于1976年,1979年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25米,宽2.5米,深2.2米。
栗树湾渡槽 [Lìshùwān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5千米。因地名栗树湾命名。1976年底兴建,197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10米,宽3米,深2.5米。
马夫岩渡槽 [Mǎfūyán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7.5千米。因所在地名及自身功能命名。1976年底兴建,197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28米,宽3米,深2.5米。
马家店渡槽 [Mǎjiādiàn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南5千米。根据地名马家店命名。建于1976年底,197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58米,宽3米,深2.5米。连接大溪主干渠。
天明渡槽 [Tiānmíng Dùcáo]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南4千米。因原大队名天明大队命名。于1976年底兴建,197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35米,宽2.5米,深2.5米。连接大溪东干渠。
艾家棚渡槽 [àijiāpéng Dùcáo]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西南2.2千米。根据原大队名称艾家棚大队命名。修建于1973年初,1974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条石浆砌结构,2010年因陆渔公路改建将横跨公路中的30米改造为预制钢筋砼结构。长224米,高20米,宽1米,深1米。
箭楼子渡槽 [Jiànlóuzi Dùcáo]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以西1千米。根据原大队名称箭楼子大队命名。1973年初开工修建,1974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渡槽为料石拱砌结构,长182米,高14米,宽1米,深1米。
安桥渡槽 [ānqiáo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南偏东9.6千米。因渡槽靠近安桥水库,且以水库为输水水源而命名。1969年冬始建,1970年5月建成。渡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82.9米,宽2.5米,深1米,过水量为1.5立方米/秒。
黄冲渡槽 [Huángchōng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11.5千米。以原大队名称黄冲大队命名。始建于1969年10月,于1970年5月建成使用,渡槽为条石基础构造结构,长26米,宽1米,深1米,过水量1立方米/秒。
九道河三号渡槽 [Jiǔdàohé 3 hào Dùcáo]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10.8千米。以水源地九道河及序号综合命名。初建于1973年10月,于1974年6月修建完成,渡槽由条石浆砌构造而成,长140米,宽2米,深0.8米,过水量5立方米/秒。
龙山坪渡槽 [Lóngshānpíng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以南11.7千米。根据地名龙山坪命名。初建于1973年8月底,建成于1974年6月。渡槽为双曲拱混凝土结构,长270米,宽3米,深1.2米,过水量是6立方米/秒。
绿化渡槽 [Lǜhuà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9千米。以原大队名绿化大队命名。初建于1969年10月,1970年6月完工建成。渡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9米,宽1米,深0.8米,过水量是0.8立方米/秒。
乌金垱渡槽 [Wūjīndàng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余家桥村民委员会南偏西2千米。坐落在余家桥村一组。根据地名乌金垱命名。渡槽为料石混凝土结构,长100米,宽1米,深0.8米,过水流量0.8立方米/秒。
伍冲渡槽 [Wǔchōng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12.7千米。根据地名伍家冲命名。兴建于1969年9月,1970年6月建成使用。渡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45米,宽0.8米,深0.8米,过水量0.8立方米/秒。
咸冲渡槽 [Xiánchōng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南偏西11.75千米,咸池冲村境内。以所在地名及建筑设施命名。1973年冬修建,1974年7月完工。渡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09米,宽2米,高24.6米,输水量6立方米/秒。
一人堰渡槽 [Yìrényàn Dùcáo] 位于枝城镇余家桥村民委员会东偏南1.5千米。根据一池塘名称命名。1972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底建成。渡槽为料石混凝土结构。长80米,宽1米,深0.7米,过水流量0.6立方米/秒。
高家湖泵站 [Gāojiāhú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龙窝村民委员会以南1千米。坐落在龙窝村五组。根据地名高家湖命名。1985年9月开始修建,1986年5月建成,泵站装有单机24千瓦电动机2台,排水流量0.18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00米。
向阳泵站 [Xiàngyáng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龙窝村民委员会以东1.1千米。坐落在龙窝村四组。根据原公社名向阳公社命名。1984年9月修建,1985年7月建成,泵站内装有400千伏安变压器2台,单机155千瓦电动机4台,装机容量620千瓦,排水流量6.4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00米,排涝面积747公顷。
杨家湖泵站 [Yángjiāhú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龙窝村民委员会以南1.5千米。坐落在龙窝村二组。根据地名杨家湖命名。1983年开始修建,1984年4月建成,泵站内装有180千瓦变压器1台,单机100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64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00米。
黄家河泵站 [Huángjiāhé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太保湖村民委员会以东2千米。坐落在太保湖村六组。根据地名黄家河命名。1985年9月开始修建,1986年5月建成,泵站装有180千伏安变压器2台,单机100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200千瓦,排水流量1.0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0米。
太保湖泵站 [Tàibǎohú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太保湖村民委员会东北1千米。坐落在太保湖三组。根据地名太保湖命名。1985年9月开始修建,1986年5月建成,泵站装有32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100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190千瓦,排水流量1.0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米。
张家河泵站 [Zhāngjiāhé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驿马冲村民委员会以北1千米。坐落在驿马冲村二组。根据地名张家河命名。1995年初开始修建,1995年7月建成,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抽水能力0.6立方米/秒。
老女桥泵站 [Lǎonǚqiáo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尾笔村民委员会西北3.2千米。坐落在尾笔村六组。根据地名老女桥命名。1965年开始修建,1966年建成,泵站设有18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110千瓦,排水流量1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7.5米,排涝面积33.35公顷。
三江泵站 [Sānjiāng Bèngzhàn] 位于陆城街道三江村民委员会北侧。坐落在三江村二组。根据地名三江命名。1967年初开始修建,1968年底建成。泵站内设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5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8米,排涝面积66.7公顷。
花庙堤提水站 [Huāmiàodī Tíshuǐzhàn]位于陆城街道尾笔村民委员会以东1.3千米。根据地名花庙堤命名。1973年初开始修建,1973年7月建成。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抽水能力0.6立方米/秒,水源地为长江。
毛溪套泵站 [Máoxītào Bèngzhàn] 位于红花套镇红花套村民委员会东南2.4千米。坐落在红花套村三组。以地名毛溪套命名。2002年对原泵站进行易地改建,在长江边上的毛溪套重建。变压器100千伏安,电动机55千瓦1台。排水流量0.5平方米/秒,起排水位47.0米,排涝面积150公顷。
南沙套泵站 [Nánshātào Bèngzhàn] 位于红花套镇渔洋溪村民委员会南偏东1.5千米。根据原地名南沙套命名。1984年开始修建,1985年7月建成。装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6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9.5米,排涝面积50公顷。
青年闸泵站 [Qīngniánzhá Bèngzhàn]位于红花套镇红江路延伸段。根据老地名命名。1989年底修建,2013年初扩建。占地面积50平方米,抽水能力0.5立方米/秒,机组编制2组,单机2.5千瓦。
申家溪泵站 [Shēnjiāxī Bèngzhàn] 位于红花套镇杨家畈村民委员会以北2.1千米。根据地名申家溪命名。1989年底开始修建,1990年6月建成。泵站装有2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80千瓦电动机3台,装机容量240千瓦,排水流量2.54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9.0米,排涝面积91公顷。
塔坪桥泵站 [Tǎpíngqiáo Bèngzhàn] 位于红花套镇周家河村。根据地名塔坪桥命名。1984年开始修建,1985年建成,站内装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5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00米。
向家沱泵站 [Xiàngjiātuó Bèngzhàn]位于红花套镇杨家畈村。根据地名向家沱命名。2005年底开始修建,2006年建成,泵站装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6立方米/秒,起排水位51.7米,排涝面积91公顷。
茶店泵站 [Chádiàn Bèngzhàn] 位于高坝洲镇湾市村。因地名茶店子得名。1981年修建,1982年5月建成。泵站装有560千伏安变压器2台,单机155千瓦电动机5台,装机容量775千瓦。排水流量7.99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84米,排涝面积1500.75公顷。
红湖泵站 [Hónghú Bèngzhàn] 位于姚家店镇刘家嘴村民委员会东南1千米。根据原大队名称红湖大队得名。1983年11月兴建,1984年6月建成,装有250千伏安变压器3台,单机155千瓦电动机3台,装机容量465千瓦,排水流量4.8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7.48米,排涝面积400.2公顷。
山河泵站 [Shānhé Bèngzhàn] 位于五眼泉镇汉洋坪村民委员会西北2千米。根据原行政区域山河公社名称命名。1975年底开始修建,1976年6月建成。装有2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110千瓦,排水流量1.20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7.00米,排涝面积200.1公顷。
北门泵站 [Běimén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北偏东750米。因地理位置枝城北门得名。1991年11月扩建,泵站装有25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80千瓦的电动机2台,总装机160千瓦,排水流量2.0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4.22米,有效排涝36.7公顷。
东风泵站 [Dōngfēng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偏南1.3千米。以精神寓意及其设施功能命名。始建于1969年冬,装有75千瓦电动机1台,2007年5月改建,排水流量0.6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4.57米。
联盟闸泵站 [Liánméngzhá Bèngzhàn]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2.55千米。根据寓意工农联盟命名。1998年5月扩建,2011年3月改建,泵站装有315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80千瓦电动机3台,排水流量3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6.29米。
粮船口泵站 [Liángchuánkǒu Bèngzhàn]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2.1千米,长江右岸。根据原码头名称得名。始建于1976年。装有75千瓦机组1台,2010年5月扩建,泵站内装有250千瓦变压器1台,45千瓦电动机2台,80千瓦电动机1台,装机容量170千瓦,排水流量1.7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5.28米。
三利泵站 [Sānlì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梁家畈村民委员会东南1.5千米。根据垸名三利命名。1976年冬开始修建,1977年5月建成使用,站内装有125千伏安变压器1台,7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63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5.0米,排涝面积106.72公顷。
吴家渡泵站 [Wújiādù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赤溪河村民委员会以西0.3千米。坐落在九道河左岸。根据地名吴家渡命名。1978年冬兴建,2001年5月扩建,现装有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110千瓦,排水流量1.2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4.34米,排涝面积209.44公顷。
向家垸泵站 [Xiàngjiāyuàn Bèngzhàn]位于枝城镇三板湖村民委员会东北1.2千米。根据地名向家垸命名。1986年冬开始修建,1987年6月建成。泵站内装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55千瓦电动机1台,排水流量0.6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5.0米,排涝面积13.34公顷。
徐家溪泵站 [Xújiāxī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沿江村民委员会东南2.05千米,坐落在长江右岸。根据地名徐家溪命名。2009年5月建站,装有单机45千瓦电动机2台,装机容量90千瓦,排水流量0.75立方米/秒。2012年改扩建,装机80千瓦1台、45千瓦1台。排水量分别为1.26立方米/秒、0.375立方米/秒。装有160千伏安变压器1台。起排水位45.0米,排涝面积20公顷。
洋溪泵站 [Yángxī Bèngzhàn] 位于枝城镇洋溪村民委员会以东0.6千米。坐落在长江右岸。根据所在地名洋溪命名。1977年5月兴建,2006年5月改建,排水泵站装有160千伏安变压器1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2台,排水流量1.2立方米/秒,起排水位45.5米,排涝面积100公顷。
枇杷树倒虹管 [Pípáshù Dǎohóngguǎn]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西北10.8千米。根据所在地名枇杷树命名。1971年初开始修建,1974年初建成。长198米,高2米,宽2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
向阳桶倒虹管 [Xiàngyángtǒng Dǎohóngguǎn]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以西15千米。根据所在地名向阳桶命名。1974年初开始修建,1975年初建成。长442米,宽2米,高50米,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