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堰塘

第二章 水库、堰塘

一、陆城街道

云盖寺水库 [Yúngàisì Shuǐkù] 位于陆城街道十里铺村民委员会东南2千米,坐落在十里铺村二组。以地名云盖寺命名。1938年兴建。主要水源为山水,蓄水面积11万平方米,长1000米,宽110米,水库库容量10万立方米。

长春水库 [Chángchūn Shuǐkù] 位于陆城街道宝塔湾村民委员会西南3.8千米。坐落在宝塔湾村二、三组内。以原大队名长春大队命名。1977年建成。长250米,宽150米,蓄水面积13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2米,库容量13万多立方米。

红亮水库 [Hóngliàng Shuǐkù] 位于陆城街道亮家垴村民委员会西南1千米,坐落在亮家垴村七组。以原大队名红亮大队命名。于1956年兴建,1957年建成。水库长200米,宽100米,蓄水面积2万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水库库容量4万立方米。

望家水库 [Wàngjiā Shuǐkù] 位于陆城街道宝塔湾村民委员会东南2千米。以所在地名命名。1938年兴建。水库主要水源来自承雨面积雨水,长1000米,宽500米,蓄水面积9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库容量135万立方米。

二、红花套镇

芭芒溪水库 [Bāmángxī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窑坡垴村。因建于芭芒溪上,故名芭芒溪水库。1970年12月动工,1972年元月竣工蓄水。水库系大溪水库渠道屯水库之一,承雨面积1.22平方千米,水源丰富。大坝为均质土坝,溢洪道为砼现浇结构,坝顶高程102.5米,最大坝高23.6米,坝面长度110米,宽3.5米,总库容76.1万立方米。目前实际灌溉面积1200亩。水库紧靠红花套镇,除对农田灌溉具有保证作用外,对防洪及用水亦具有重大作用。

白洪溪水库 [Báihóngxī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南2.1千米。因河流名白洪溪命名。1959年10月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于1961年结束;第二期工程于1965年开工,于1967年4月竣工投入运行。白洪溪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供水的中型水库。水库控制承雨面积8.9平方千米,最大坝高24.18米,总库容104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8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187.3公顷,与大溪水库串联运行。水库溢洪道建在大坝右岸,为开敞式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123立方米/秒。1978年在原输水管安装了一台125千瓦发电机组,于1980年发电运行。2007年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为三类坝,2008年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现大坝整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坝。

冲锋水库 [Chōngfēng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鄢家沱村。因原大队名冲锋大队而命名。1970年12月兴建,1973年12月建成。水库主体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标工2.24万个,总投资11.4万元。大坝为均匀土质心墙坝,坝顶高程154.50米,最大坝高22.5米,坝面长度143米,宽3米。输水管为砼矩形管,断面为0.6米×0.9米,最大输水能力1.5立方米/秒。溢洪道为砼现浇结构,矩形断面宽8米,底高程152.50米,最大泄洪流量为14.9立方米/秒。承雨面积0.83平方千米,总库容65.5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33.4公顷。

大溪水库 [Dàxī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西北9.2千米。以河流名大溪命名。1975年1月开工兴建,1976年建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控制承雨面积52.3平方千米。最大坝高40.5米,总库容1049万立方米,属年调节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335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914.3公顷,最大下泄流量415立方米/秒。1976—2002年,累计拦蓄洪水10.43亿立方米,灌溉用水1.43亿立方米,发电用水5.33亿立方米,年发电量911.04万千瓦时。大坝系浆砌条石双曲拱坝,2007年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为三类坝,2008年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坝。

尖山水库 [Jiānshān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以西4.5千米。坐落在南桥村。以地名尖山命名。1970年10月开工兴建,1973年3月建成。流域形状属山区扇形流域。承雨面积0.3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210毫米。兴利库容35.93万立方米,死库容5万立方米,总库容44万立方米,为小二型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防洪标准确定为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主坝为黏土均质坝,副坝为黏土均质坝,坝顶宽4米,坝顶高程147米,坝脚高程135.20米,最大坝高22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10.0米,堰顶高程146.00米,溢洪道长度54米。溢洪道兼作村级公路。输水涵管进水口内设砼闸门1扇,采用启闭机控制。

聂家湾水库 [Nièjiāwān Shuǐkù] 位于红花套镇杨家畈村。以所在地名聂家湾命名。1974年10月开工兴建,1975年12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0.26平方千米,总库容10.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1万亩,目前实际可灌溉26.7公顷。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1.7万立方米,总投资为1.5万元。枢纽工程由原宜都县水利局设计,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82.20米,最大坝高17.0米,坝面长度106.0米,宽2.0米。输水管为0.5米预制砼圆管,最大输水能力为1立方米/秒。明渠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底高程79.20米,底宽1.0米,最大泄水能力3.4立方米/秒。

三、高坝洲镇

白龙冲水库 [Báilóngchōng Shuǐkù] 位于高坝洲镇曾家岗村,以所在地名白龙冲命名。1986年10月动工兴建,1988年建成。承雨面积0.61平方千米,总库容76.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0.1公顷。大坝为均匀黏土斜墙坝,坝顶高程72.40米,最大坝高19米,坝面长度160米,宽4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北端山坳处,进口段系利用山坳开挖而成,底宽5.5米,底高程70.00米,长度70米。剅管出口干渠分南北两条,南干渠全长2.2千米,北干渠全长1.5千米。水库水源为承雨面径流及引水结合。大溪、白洪溪两库灌溉渠道途径白龙冲水库且均可串联灌库。

绿林冲水库 [Lǜlínchōng Shuǐkù] 位于高坝洲镇天平山村。以所在地名绿林冲命名。水库流域发源于海拔171.3米绿林冲山顶,在天平山村绿林岗汇入绿林冲水库,流域西北高东南低。绿林冲承雨面积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180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13.4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4万立方米、死库容0.3万立方米。加固后水库大坝坝顶高程86.97米、防浪墙顶高程86.97米、最大坝高13.4米,校核洪水位86.4米、设计洪水位85.9米、正常蓄水位85米、死水位75.75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属于小二型水库。水库坝型为粘土均质坝,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3.5米,堰顶高程85.00米,溢洪道长度41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7.43立方米/秒。

四、姚家店镇

叉垱水库 [Chādàng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张家冲村民委员会西南2.5千米,坐落在张家冲村五组。因罗家坪和枇杷湾两条小溪汇合成叉裆状因此得名。2010年改造,2011年竣工。水库长150米,宽70米,面积1.05万平方米,最大水深10米,库容10.5万立方米。水库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排水设施。目前,水库为张家冲村安全饮水水源地。

董家冲水库 [Dǒngjiāchōng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莲花堰村民委员会南偏东2.2千米。因所在地名董家冲命名。于1958年修建。水库长180米,宽1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水深2.5米,库容4.5万立方米。水库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道,水源原以地面径流为主,后来主要靠幸福渠灌入,水质清新无污染。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2010年以前,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鸡鸣桥水库 [Jīmíngqiáo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长岭岗村民委员会正西0.3千米。因水库于1987年9月由原鸡鸣桥小村修建而得名,1988年4月建成。长350米,宽110米,面积3.85万平方米,水深5米。水库容量2万立方米,水源主要来源于十里沟溪流。水库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排水设施,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池塘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尤家大垱水库 [Yóujiādàdàng Shuǐkù]位于姚家店镇长岭岗村民委员会正南0.6千米。以地名尤家大垱命名。1962年12月修建,1963年12月建成小型水库,1974年大坝加高加固。水库长400米,宽120米,面积4.8万平方米,水深12米。库容量57.6万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于五一水库下游及枫相树村三组、长岭岗村一组、五组山水。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争光水库 [Zhēngguāng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过路滩村民委员会南偏西1千米。以美好寓意命名。1973年10月动工兴建,1974年3月竣工并投入运行。承雨面积15万平方米,总库容6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84.82米,最大坝高24.2米,坝顶长度106米,坝面宽5米。溢洪道形式为宽顶堰,进口底高程83.80米,堰顶宽度4米,最大泄量1.3立方米/秒。输水管为矩形,断面尺寸0.4米×0.7米,进口底高程65.30米,最大过水流量0.5立方米/秒。库水源较缺乏,靠幸福渠引水灌库始终未能实现,故自兴建起,最高蓄水量都在8万立方米以下。

望城岗水库 [Wàngchénggǎng Shuǐkù]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南偏西1.45千米,坐落在姚家店村四组。根据地名望城岗命名。1963年9月开始修建,1974年修建完成。时为姚家店镇第一大水库,具有以防洪、灌溉为主,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承雨面积1.06平方千米,总库容24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67.6公顷。枢纽工程始建于1963年9月,设计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07米,最大坝高16米,有效库容仅102万立方米。工程投入运行后,对下游农田灌溉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幸福渠工程的兴建受益,水库水源有了充分的保障,为了扩大灌溉效益,1973年冬又对大坝进行了加高培厚,大坝改成斜墙代料坝,1974年2月第二期工程竣工,坝顶高程达到110.03米,正常蓄水位109.57米,有效库容达到218万立方米,坝面宽4米,坝顶长263米。2004年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为三类坝,2005年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现大坝整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坝。

五一水库 [Wǔyī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东南3.75千米。坐落在在枫相树村。属赤溪河支流。以原公社名五一公社命名。于1970年8月设计并动工新建,1971年1月大坝修建竣工。承雨面积0.4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230毫米,本次防洪复核总库容10.87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0.4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11万立方米,死库容1.3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06.25米,校核洪水位105.25米,设计洪水位105.10米,正常蓄水位104.50米,死水位99.20米。工程等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水库为黏土均质坝,加固前坝面长90米,坝顶宽3米,坝顶高程106.25米,坝脚高程96.20米,最大坝高10.05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6.0米,堰顶高程105.00米,溢洪道长度32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7.83立方米/秒。涵管进口位于右库岸,出口位于右坝后坡,输水管进水口高程99.20米,长35米,剅管为矩形砌石,0.3米×0.4米,设计输水流量0.16立方米/秒,采用笛子剅控制。

香客岩水库 [Xiāngkèyán Shuǐkù] 位于渔洋河下游,跨姚家店镇黄莲头村、张家冲村、过路滩村。以地名香客岩命名。于1976年3月开工修建,1978年3月竣工运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81平方千米,主要水源来自于渔洋河,库长5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3.5亿立方米,设计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3303立方米/秒,五百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4830立方米/秒,正常高水位64.00米,有效库容1414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67.63米,总库容2193万立方米。由连拱坝、副坝、交通桥、输水孔、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组成。连拱坝由十五拱组成,长160米,最大坝高25.5米,坝顶高程68.00米,中部布置七孔溢洪道,右侧布置电站进水口闸室,连拱均为半圆弧拱,条石浆砌外壳,内充混凝土,交通桥置于连拱坝拱墩上面,桥面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悬臂板梁结构,面宽9米。副坝为均质土坝,与连拱坝左端相接,坝坡用块石铺筑,坝长100米,最大坝高17米,坝顶高程68.00米,主副坝防洪墙高程为68.70米。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发电综合效益,灌溉面积7.87公顷,属中型水库。

姚店水库 [Yáodiàn Shuǐkù] 位于姚家店镇姚家店村民委员会西北0.5千米,坐落在姚家店村二组。紧临姚家店村民委员会。以所在地名姚家店命名。1956年冬开始兴建,1957年6月建成。承雨面积0.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315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35.6万立方米,防洪库容4.8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9.12万立方米,死库容1.62万立方米。大坝坝顶高程90.00米,最大坝高12米,校核洪水位89.29米,设计洪水位88.99,正常蓄水位88.37米,死水位80.18米。水库为黏土均质坝,加固前坝面长148米,坝顶宽3.3米,坝顶高程90.00米,坝脚高程78.00米,最大坝高12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8.0米,堰顶高程88.37米,溢洪道长度86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10.26立方米/秒。涵管进口位于右岸,出口位于右坝后坡,输水涵管进口高程80.18米,长52米,卧管为矩形竹筋砼,0.2米×0.3米,设计输水流量0.12立方米/秒,采用平板闸门控制。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养殖为主的小二型水库。

五、五眼泉镇

红山水库 [Hóngshān Shuǐkù] 位于五眼泉镇望佛桥村,与长阳县接壤。以所在地原名红山大队命名。是以蓄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型水库。1966年10月开始修建,1970年6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1.37平方千米,坝顶高程238.65米,总库容12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3万立方米,是红山灌区的骨干工程,同时,向阳桶引水工程所引泉水通过水库调节后,源源不断地输向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80.2公顷。坝拦截“水源寨”溶洞,最大坝高19.16米,坝顶长度163米,坝顶宽3.2米,土石组合坝型。输水管设在库区尾端,为马蹄形浆砌石涵洞,进口高程228米,过水断面0.8米×1.5米,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1981年在大坝右端开一条永久性溢洪道,2008年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2009年增设安全饮水设施,为拖溪、望佛桥、弥水桥、荷叶溪、庙岗、石门、龙口子、聂河等村居民提供饮水资源。

箭楼子水库 [Jiànlóuzi Shuǐkù] 位于五眼泉镇庙岗村。因地名箭楼子命名。1970年11月始建,1971年4月竣工蓄水,1976年至1977年10月完成加坝除险加固工程。水库由原姚家店区山河公社修建,于1975年取名为友谊水库,1981年底更名为箭楼子水库。水库是红山灌区骨干工程之一,与红山、五眼泉等三个小一型水库形成长藤结瓜灌溉系统。承雨面积3.41平方千米,总库容35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97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坝顶高程达到139米,长540米,坝面宽16米,坝高16米,当时因库区泉水较大,动工时间迟,抽槽不彻底,工程施工质量较差。工程蓄水后,在低剅左侧发现严重散浸现象,经过处理后,情况稍有好转。二期工程坝顶高程达到146.56米,最大坝高21.77米,坝面宽3.2米。枢纽工程大坝与副坝相连,形成“U”形布局,溢洪道的布置利用大坝右端的自然山坳开挖而成,进口高程145.20米,进口底宽31米。输水管为圆形钢筋混凝土压力管,直径0.8米,进口高程126.87米,并设坝后式电站,装机2×40千瓦,副坝内还设笛子剅。2008年对大坝进行整体加固。

景岗水库 [Jǐnggǎng Shuǐkù] 位于五眼泉镇袁家塝村。属渔洋河左岸无名截冲支流。根据原大队名景岗大队命名,1960年修建。承雨面积0.47平方千米,主河道长0.5千米,河道坡降27%,流域形状属山区扇形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364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18.3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8万立方米,死库容0.8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04.75米,最大坝高6.62米,校核洪水位104.3米,设计洪水位103.8米,正常蓄水位103.20米,死水位99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5.0米,溢洪道长度108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6.83立方米/秒。输水管位于大坝右坝端,输水管进水口高程99.00米,长60米,纵坡1/200,涵洞为矩形浆砌石,涵洞尺寸为0.37米×0.65米,设计输水流量0.25立方米/秒,采用启闭机控制。

五眼泉水库 [Wǔyǎnquán Shuǐkù] 位于五眼泉镇庙岗村。因所在地名五眼泉而命名。1956年动工兴建,1960年完工蓄水,1964年10月加坝扩建,1972年进行加固处理。初名庙岗水库,1975年更名五眼泉水库。承雨面积1.45平方千米,坝顶高程137.78米,总库容120万立方米,是红山灌区的骨干蓄水工程。库溢洪道设在库区左岸山边,利用自然低岗开挖而成。堰顶高程137.78米,底宽17米,输水剅管设在大坝右端,断面0.5米×0.7米,高程124.23米,输水能力1.5米立方米/秒。2008年对整个大坝进行了加固。

六、聂家河镇

深冲水库 [Shēnchōng Shuǐkù] 位于聂家河镇柑子园村四组。因所在地名深冲命名。1959年冬动工兴建,1964年6月完工,2012年3月进行了坝体加固工程。承雨面积2.4平方千米,总库容29.9万立方米。大坝为土石组合坝,坝顶高程192.96米,最大坝高24米,坝面长度106米,宽5米。溢洪道系利用自然山开挖而成的明渠式泄洪道,底宽20米,高程190.40米。输水管为砼方涵,断面尺寸为0.5米×0.7米,管长38米。配套灌溉渠道全长9千米,共灌溉3个村,灌溉面积46.7公顷。

熊渡水库 [Xióngdù Shuǐkù] 位于聂家河镇聂家河村二组,渔洋河中游。因所在地名熊渡命名。1972年12月至1980年12月进行设计及实现水、电(施工用电)、路准备工作,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加之熊渡工程右岸地质较复杂,地质结论尚未明确,1980年底停建。1986年7月返工建设,同时兴建熊渡水电站,1991年竣工。水库是渔洋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0.21亿立方米,拦河大坝为单曲拱坝,坝顶高程148米,最大坝高74米,水库正常高水位抬高至146.50米,校核洪水位146.85米,总库容9508万立方米,装机容量2.76万千瓦,属中型水库。

跃进水库 [Yuèjìn Shuǐkù] 位于聂家河镇王家坪村二组。因时代流行语而得名。1973年冬开工建设,1974年4月竣工,2014年4月进行了坝体加固。水库流域发源于海拔445.8米的王家坪,主河道长0.8千米,承雨面积0.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60毫米。水库加固后总库容12.5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5万立方米,死库容2.40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321.13米,最大坝高17.18米。校核洪水位320.65米,设计洪水位319.76米,正常蓄水位318.72米,死水位311.65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级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

七、王家畈镇

青林水库 [Qīnglín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王家畈村民委员会东南3千米。属清江支流渔洋河右岸青龙溪流域。以原大队名青林大队命名。1972年冬开始动工兴建,1976年8月建成。承雨面积0.2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364毫米,加固后水库总库容15.8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16万立方米、死库容1.7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265.54米、校核洪水位264.65米、设计洪水位264.65米、正常蓄水位263.65米、死水位256.00米。工程等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溢洪道 位于大坝右库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3.5米,堰顶高程263.65米,溢洪道长35.8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7.88米立方米/秒。输水涵管进口位于左库岸、出口位于左坝后坡,输水管进水口高程256.00米,长62米,设计输水流量0.02立方米/秒,采用笛子剅控制。

清泉水库 [Qīngquán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绿竹溪村民委员会西南0.4千米。是绿竹溪村五组荒冲一带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的主要来源。因水库有一股清泉,故名清泉水库。1970年初秋动工兴建,1971年冬完工。库坝呈东西向,拦冲而建,坝长约100米,坝宽15米,坝高约15米,承雨面积1万平方米,总库容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0万立方米。修有灌溉饮水渠500米,灌溉农田10公顷。

施家湾水库 [Shījiāwān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古水坪村。以地名施家湾命名。1975年8月开始修建,1976年6月建成。属长江松滋河一级支流梅溪河上游的尖岩河支流。承雨面积0.4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260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15.6万立方米,防洪库容4.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万立方米,死库容3万立方米。水库坝顶高程696.95米,最大坝高11.04米,防浪墙顶高程697.80米,校核洪水位697.3米,设计洪水位696.5米,正常蓄水位695.57米,死水位690.86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工程等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

松林湾水库 [Sōnglínwān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古水坪村。以地名松林湾命名。1972年2月开始修建,1973年4月建成使用。承雨面积0.18平方千米,总库容12.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万平方米。大坝为均匀土坝,坝顶高程720.87米,最大坝高16.80米,坝面长度86.0米,宽2.5米。输水管为条石浆砌卧管剅,矩形横断面为0.4米×0.4米,最大输水能力0.1立方米/秒。块石浆砌矩形断面溢洪道位于坝端,宽3.3米,堰顶高程719.38米,最大泄量4立方米/秒。

田河水库 [Tiánhé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樟桂岭村以西,田陈河居民点南侧,坐落在樟桂岭村七组。以地名田陈河命名。1977年5月兴建,同年12月建成。承雨面积0.18平方千米,总库容17.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034万亩。大坝为均匀土坝,坝顶高程240.85米,最大坝高15.88米,坝面长度51.00米,宽3.50米。输水管为块石浆砌卧管剅,矩形剅管,最大泄水能力0.29立方米/秒。块石浆砌溢洪道位于坝端,堰顶高程240.07米,过水底宽4.0米,最大过水能力为3立方米/秒。库地理位置较高,居高临下的灌溉优势使设计灌溉面积均可受益。

万春水库 [Wànchūn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横冲村民委员会以北500米,坐落在横冲村三组。以原大队名万春大队命名。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5年1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1.6平方千米,坝顶高程278.86米,总库容203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0.35万亩。枢纽工程由原宜都县水利局设计,坝顶长度117.4米,坝面宽3.4米,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右端,其堰顶高程277.30米。输水管、中剅进口高程273.08米,断面0.7米×0.9米,为分级卧管,低剅进口高程260.08米,断面0.7米×1.05米。水库投入运行后,发现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左端坝山结合处漏水(高程259.58~260.58米),外坡在高程255.08米,曾发现一条裂隙,未产生错矩,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镇脚导渗处理,现运行正常。

永乐水库 [Yǒnglè Shuǐkù] 位于王家畈镇双河桥村二组。以原大队名永乐大队命名。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3年3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0.93平方千米,坝顶高程266.5米,总库容1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万立方米,坝顶长度97.2米,坝面宽度3.3米,设计灌溉面积100公顷。初始设计为黏土心墙坝,由于在施工中,将心墙变的太窄,1972年经宜昌地区水电局批准,将坝轴线上移11米,将心墙坝改为斜墙坝。溢洪道设在大坝右端,堰顶高程264.47米,进口底宽8米。高剅设在大坝左侧的山冲中,断面0.8米×1.2米,进口高程255.71米,底剅设在大坝右端,为笛子剅,进口高程251.71米。灌区内干渠共2条,长9.8千米。

八、松木坪镇

巴山水库 [Bāsh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徐家湾村三组。因水库靠近山边,故名巴山水库。1975年秋由当时合丰大队在大山坡脚下修建。长150米,宽70米,面积10500平方米,水深5.2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有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大湾水库 [Dàw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六组。以所在地形命名。1968年底修建。水库长200米,宽90米,面积18000平方米,水深5.2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多种鱼类。

东沟河水库 [Dōnggōuhé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庙河村四组。以原溪河名命名。1972年兴建。水库长67.3米,宽25.6米,面积1723平方米,水深4.2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多种鱼类。

广湾水库 [Guǎngw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庙河村六组。因所在地名广湾命名。1973年修建。水库长70.2米,宽29.8米,面积2092平方米,水深6.3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多种鱼类。

孔家湾水库 [Kǒngjiāw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彭家桥村六组。以所在地孔家湾命名。兴建于1972年。水库长57.3米,宽28.6米,面积1639平方米,水深4.7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刘家湖水库 [Liújiāhú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观音桥村一组。根据原地名刘家湖命名,兴建于1969年。水库长110米,宽30米,面积3300平方米,水深15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龙井水库 [Lóngjǐng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彭家桥村二组。因所在地名龙井命名。兴建于1971年。库长47.4米,宽22.3米,面积1057平方米,水深5.5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溢洪及灌溉设施,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茶园水库 [Cháyuá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茶园寺村民委员会南偏东1.1千米。以所在地茶园寺命名。1958年兴建,1971年扩建,原名七里冲水库。承雨面积1.68平方千米,坝顶高程167.97米,总库容1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实达300亩。坝顶高程153.23米,蓄水约1万立方米。1970年将大坝加高8.5米,坝顶高程达到167.97米,于1971年1月竣工运行。1976年1月至4月在大坝左端山边,开挖溢洪道,堰顶高程165.73米,进口宽度13.1米。

兰花冲水库 [Lánhuāchōng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江家湾村民委员会东南1千米。以地名兰花冲命名。1965年10月开始兴建,1967年6月完工,1969年对大坝漏水部位进行翻修。承雨面积1.15平方千米,主体工程大坝全长110米,坝顶宽度1米,最大坝高19.21米,溢洪道进口高程223.63米,底宽8.4米,坝顶高程225.99米,总库容26.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公顷。1969年冬在大坝右端开挖溢洪道,对笛子剅卧管全部进行了翻修,后来运行情况良好。

牛眼冲水库 [Niúyǎnchōng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金岗岭村民委员会以西1千米。因地名牛眼冲命名。1974年兴建。承雨面积0.33平方千米,主体工程大坝长102米,面宽4.5米,最大高度21.55米,溢洪道设在大坝右端150米处的山坳,净宽4米;输水管采用块石水泥砂浆砌筑半圆加直段,闸门提升采用5吨启闭机械(闸门启闭系1982年改装,前期为阶梯式剅管,分级放水),总库容4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与株树湾水库相联合。

勤建三队水库 [Qínjiàn Sānduì Shuǐkù]位于松木坪镇彭家桥村民委员会东北0.8千米。以所在原大队名称命名。1974年7月开始兴建,1975年5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0.17平方千米,大坝全长171米,坝面宽4米,最大坝宽11.5米,坝顶高程192.44米,总库容21.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3.6公顷,实灌21.3公顷。溢洪道设在库区上游右端山边,进口底宽4米,长32米。输水管设在大坝右端,进口高程185.26米。水库承雨面积较小,考虑水库的灌溉效益,在大坝左岸沿绿花湾开引水渠800米,引水灌库。

王家湾水库 [Wángjiāw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彭家桥村民委员会西北2.9千米。以所在地名王家湾命名。1970年底动工,1971年建成。承雨面积0.2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315毫米,加固后总库容13.7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8万立方米、死库容3.8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79.54米、校核洪水位178.85米、设计洪水位178.70米、正常蓄水位178.15米、死水位174.70米。工程等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

永丰水库 [Yǒngfēng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金岗岭村五组。根据大队名永丰大队命名。1967年6月动工兴建,1972年12月竣工。承雨面积8.24平方千米,坝顶高程182.05米,总库容58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33.6公顷。枢纽工程主坝坝长280米,最大坝高23.05米,副坝长98米,最大坝高4.84米。输水管、高剅设在付坝右端,进口高程170.0米,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低剅设在主坝右端,进口高程168米。溢洪道在主坝左端,进口高程180.70米,进口段及第一级跌水随枢纽工程的竣工而完成。为了提高防洪能力,按 SDJ 2 —78部颁标准完成后两级跌水,并加做了防洪墙,墙顶高程达到183.12米。2007年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为三类坝,2008年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现大坝整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坝。

株树湾水库 [Zhūshùwān Shuǐkù] 位于松木坪镇金岗岭村。因地名株树湾命名。1966年9月兴建,1967年5月大坝建成。承雨面积0.47平方千米,其中引水渠承雨面积0.2平方千米,总库容52.4万立方米。主体工程有主坝长110米,面宽5米;副坝长96米,面宽5米;溢洪道设在主坝右端,底宽9.3米;输水设备系采用5吨机械启闭机闸门,输水管道用条石浆砌,全长57米。库通过500米渠道和70米隧洞,直灌牛眼冲水库。控制梅子园、金岗岭村灌溉面积40公顷。水库建成后,1972年出现大坝渗漏严重,当年即由原崭新公社组织劳力,进行加固整修,将原内坡代料扒开,重新将心墙坝翻挖严密夯实;1973年1月全部完工。

九、枝城镇

洞湾水库 [Dòngwā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黎家坪村民委员会西北0.5千米,坐落在黎家坪村六组。因所在地名洞湾命名。1987年修建。水库长130米,宽120米,面积15600平方米,水深4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排水设施,进水靠洞中泉水,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同时为少数农户取水点。

龙洞水库 [Lóngdòng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钟家冲村民委员会西北2.2千米,坐落在钟家冲村一组。以地名龙洞命名。1966年3月动工兴建,同年12月竣工蓄水,1967年3月修建南北水渠3千米灌溉渠。2013年对坝堤加固,现整体情况良好。承雨面积0.3平方千米,坝堤长度150米,坝面宽5米,坝高10米,总库容量3.5万立方米。坝堤西南侧修建有溢洪道,堤坝两侧有南北引水渠进水口,灌溉面积46.7公顷。

炉子岩水库 [Lúziyá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官垱村民委员会正南4千米,坐落在官垱村三组。以所在地名炉子岩命名。1964年建成。水库堤长96米,坝顶宽4米,堤坝高11米,面积3200平方米,水深3米,蓄水库容9000立方米。底部平坦,少淤泥,主要用于防洪蓄水、灌溉农田,灌溉面积24公顷。

宁家湾水库 [Níngjiāwā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余家桥村民委员会西北2.3千米,坐落在余家桥村三组。以地名宁家湾命名。兴建于1970年。水库长105米,宽60米,面积6300平方米,坝深26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注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库内养殖鲫鱼、青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螃蟹井水库 [Pángxièjǐng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钟家冲村民委员会以南2.1千米,坐落在钟家冲村四组。以地名螃蟹井命名。1979年3月兴建,1979年8月因涨水冲毁,1980年2月重新修复运行。承雨面积0.3平方千米,坝堤长度80米,坝面宽5米,坝堤顶高12米,总库容量1.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34公顷。坝堤左端修建有溢洪道,从1980年蓄水运行至2014年对坝堤进行整固,目前运行正常。

青年水库 [Qīngniá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架锅山村民委员会西偏南0.5千米。坐落在架锅山村四组。因主要为青年突击队参与修建,故名青年水库。1975年9月动工兴建。承雨面积0.8平方千米,长0.1千米,宽0.08千米,坝宽为2米,水深一般都在10米左右,总库容3万立方米。利用自然山坳兴建,现在一面为坝,基础较牢固,两面为山坎,一面为硬化路。水库有排洪泄洪闸,且长期有水源注入。

窑湾水库 [Yáowā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官垱村三组。因所在地名窑湾命名。1972年建成。水库长100米,宽80米,面积8000平方米,堤坝长120米,顶宽4米,坝顶相对高度9米,水深4米,容量2.9万立方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水质清澈无污染。主要用于防洪蓄水、灌溉农田,灌溉面积23.35公顷。

友谊水库 [Yǒuyì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九道河村民委员会北偏西3千米,坐落在九道河七组。以寓意命名。1980年修建。水库长22米,宽13米,面积1公顷,水深10米。底部平坦,少淤泥,有排水设施,进水靠洞中泉水,水质清澈无污染,养殖多种鱼类。

余家湾水库 [Yújiāwā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纸坊冲村民委员会以东1.25千米,坐落在纸坊冲村七组。以地名余家湾命名。1979年11月开始修建,1982年7月建成。水库海拔140米,长120米,宽度80米,面积9600平方米。承雨面积3平方千米,坝高30米,容量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公顷。2014年通过整治用于纸坊冲村安全饮水源。

伍冲水库 [Wǔchōng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何阳店村民委员会以西1.4千米,坐落在何阳店村六组。以所在地名伍家冲命名。1976年建成。水库堤长150米,顶宽4米,坝顶相对高度9米,库容3.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3.7公顷,平均水深4米。池塘底部平坦,少淤泥。池塘养殖多种鱼类,为当地居民集中供水取水点。

张家冲水库 [Zhāngjiāchōng Shuǐkù]位于枝城镇架锅山村民委员会东南2千米,坐落在架锅山村一组。根据地名张家冲命名。1965年9月动工兴建,1966年2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6.75平方千米,总库容52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46万立方米,属小一型水库。大坝为土石组合坝,坝顶高程122.96米,最大坝高26.06米,正常蓄水位121.75米,坝面宽4米,坝顶全长205米。溢洪道为明渠,利用自然山坳兴建而成,进口底宽34米,输水管高剅进口高程113.21米,输水能力2立方米/秒,低剅进口高程103.21米,设计输水能力2.5立方米/秒。1979年冬为了满足下游200.1公顷农田的灌溉,在库尾洞口处暂时修筑一道副坝,坝高6.2米,坝顶长度97.8米,将溶洞隔于库外,蓄水110万立方米,并在副坝右断开设一临时溢洪道,堰顶高程112.18米,洪水直接泄入“天坑”,运行至今情况良好。2010年对大坝整体进行除险加固整治,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坝。

安桥水库 [ānqiáo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东南10千米。坐落在官垱村六组。根据原大队名安桥大队命名。1966年9月动工兴建,1969年元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5.32平方千米,总库容538万立方米,属小一型水库。大坝为心墙坝,坝顶高程130.84米,坝顶长度277米,水库灌区是宜都市主要粮棉油产区之一,主产水稻,灌区内渠系纵横发达。随着九道河水库的建成可补给安桥水源,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溢洪道设在大坝右端,堰顶高程128.90米,进口底宽24.8米,用块石浆砌而成,呈矩形断面。输水管为圆形砼涵,设计过水能力2.5立方米/秒,剅管进口高程114.00米。水库投入运行后,曾发现背水面左侧高程122米以上有渗漏现象,经过处理后,运行情况良好。1976年对大坝进行防洪复核计算,坝高差0.6米。1976年冬加做防浪墙,墙顶高程达到131.54米。2008年10月对大坝整体进行出险加固工程,现大坝整体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

东升水库 [Dōngshēng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五峰山村民委员会西北1千米。坐落在五峰山村一组。根据原大队名东升大队命名。1976年9月兴建,1977年5月建成。承雨面积0.38平方千米,总库容37.5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58.00米,灌溉面积26.7公顷。主体工程大坝全长200米,坝面顶宽3米,迎水面采用块石护坡,在大坝右端设有溢洪道,进口高程157米,底宽8米,采用砌石护面。输水管设在大坝左岸,管长56米,为笛子剅控制。2012年,国家投入资金对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现水库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

高桥水库 [Gāoqiáo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黎家坪村民委员会西北0.65千米。坐落在黎家坪村七组。以原大队名高桥大队命名。1977年10月开始修建,1978年3月建成。承雨面积0.25平方千米,总库容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34公顷。溢洪道设在大坝右端,进口高程底宽3米,堰顶高程为226.95米,最大泄洪能力3.2立方米/秒。工程安全类别为三类。

关门冲水库 [Guānménchōng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纸坊冲村民委员会以西2.5千米,坐落在纸坊冲村六组。因地名关门冲命名。1973年10月修建,1975年5月建成。承雨面积0.33平方千米,最大库容10.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7公顷。大坝为均匀土坝,坝顶高程269.05米,最大坝高12.94米,坝面长度112米,宽3.40米。输水管为矩形卧管剅,断面0.75米×0.75米。溢洪道系在坝端基岩上开挖而成,底宽6米,高程266.55米,最大泄洪能力5.6立方米/秒。1977年10月对大坝进行加高培厚。2003年市级投资对大坝溢洪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水库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二类。

九道河水库 [Jiǔdàohé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以南11.7千米,坐落在纸坊冲村一组。东距枝柳铁路和湘鄂雅澧干线公路1千米,坐落在纸坊冲小河口处雷劈岩下200米。以所在河流九道河命名。1972年10月开工修建,1973年6月竣工。承雨面积3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38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011万立方米,总库容1338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827万立方米,调洪库容366万立方米,死库容250万立方米,是一座集灌溉、供水、防洪、发电、养殖等多种效益的中型年调节水库,属三等工程。水库大坝为土石组合坝,坝顶高程155.5米,坝顶长208米,防浪墙项高程156.50米,正常高水位152.0米,洪水复核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53.93米(原设计为153.90米),千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54.61米(原设计为千年一遇溢洪道调洪水位155.59米),死水位135米,最大坝高40.5米(自坝基115.0米算起)。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为宜都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

楼子河水库 [Lóuzihé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楼子河村民委员会北偏西2.1千米,坐落在楼子河村一组。根据地名楼子河命名。1966年9月开工兴建,1967年3月建成。承雨面积0.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315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15.4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2万立方米、兴利库10.8万立方米、死库容2.6万立方米。加固后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34.60米,校核洪水位135.5米、设计洪水位134.8米、正常蓄水位134.04米、死水位124.16米。工程等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山体边坡开挖形成,宽顶堰,进口段净宽4.0米,堰顶高程134.04米,溢洪道长度57.6米,设计最大下泄流量4.95立方米/秒。输水管进口位于右库岸、出口位于右坝后坡,输水管进水口高程124.16米,长125米,涵管为矩形砼现浇卧管,0.4米×0.5米,设计输水流量0.1立方米/秒,采用螺杆式启闭机控制。

南坡水库 [Nánpō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黎家坪村民委员会东南1千米。以所在地名南坡命名。1970年10月开工兴建,1974年竣工蓄水。水库投入运行后,1982年7月洪水暴发,溢洪道第一级跌水后的消力池被毁,当时为了确保大坝安全度汛,用块石将消力池填没,并用砼作了表层处理,现运行情况良好。1987年冬又对溢洪道进行了整固。水库坝顶高程201.39米,承雨面积6.1平方千米,由于承雨面积大,水源充足而坝址处又不宜修筑太高的坝,因此大坝采用滚水坝坝型,大坝全长40米,其中滚水坝坝长25.2米。库设计灌溉面积106.72公顷,现实灌26.7公顷。2013年对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

同心水库 [Tóngxīn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泉水河村民委员会东北2.3千米。坐落在泉水河村一组。以原大队名同心大队命名。1968年10月开始修建,1971年4月建成。承雨面积0.16平方千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91.1米,最大坝高15.6米,校核洪水位90.5米,设计洪水位90.3米,正常蓄水位90米,死水位18.18米。总库容26.6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2.6万立方米,死库容0.14万立方米。水库为黏土均质坝,加固前坝面长88米,坝顶宽3.55米,坝顶上游侧设有干砌卵石防浪墙,墙顶高程91.50米,宽0.45米,坝顶高程90.50米,坝脚高程78.67米,最大坝高11.83米。未建溢洪道。涵管进口位于左库岸、出口位于左坝后坡,输水管进水口高程79.35米,长60米,剅管为矩形竹筋砼结构,断面0.25米×0.3米,设计输水流量0.08立方米/秒,采用笛子剅控制。设计灌溉面积26.7公顷,目前实际灌溉16公顷,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的小二型水库。2015年对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

团结水库 [Tuánjié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回龙垱村民委员会西北1千米。以寓意“团结友善,授益邻人”命名。1969年12月开始兴建,1972年4月建成使用。系九道河水库渠系配套水库。承雨面积0.08平方千米,总库容16.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2公顷。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04.96米,坝底高程93.60米,最大坝高11.36米,坝面长度106米,宽2.5米。输水管为钢筋砼现浇剅管,矩形断面宽0.4米,高0.5米,坡降为1/300,由机械闸启闭,最大输水量为0.2立方米每秒。坝端溢洪道为块石干砌矩形断面,底宽4.5米,长41.0米,最大泄洪能力为0.8立方米/秒。灌溉渠道全长4.4千米米,其中东干渠3700米,西干渠700米,渠道断面均为宽0.6米,深0.8米。投入运行40多年来,发挥了较大效益。现在水库整体运行情况一般,工程安全类别为三类。

五童庙水库 [Wǔtóngmiào Shuǐkù] 位于枝城镇水井坪村民委员会东南1.6千米,坐落在水井坪村六组。根据地名五童庙命名。1978年10月动工兴建,1982年5月竣工蓄水。承雨面积0.76平方千米,坝顶高程271.58米,坝长86米,坝高21.3米,坝面宽4米,总库容63.5万立方米。坝址处河谷狭窄,库区内山坡陡峭,径流系数较大。当时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选择了用黏土心墙,页岩作代料的塑性心墙坝型。水库建成后,受益6村38个组,干渠总长4.5千米米。水库投入运行后,实际灌溉面积53.4公顷。水库溢洪道在大坝右岸,进口高程270.21米,进口底宽12.5米,最大过水能力为17立方米/秒。2013年对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整治,水库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工程安全类别为一类。

十、潘家湾土家族乡

中岭水库 [Zhōnglǐng Shuǐkù] 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沈家冲村。根据原大队名中岭大队命名。1973年7月动工兴建,1973年9月竣工。承雨面积0.3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260毫米,防洪复核总库容15.9万立方米,防洪库容2.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6万立方米,死库容2万立方米。坝顶高程356.60米,防浪墙顶高程357.10米,校核洪水位356.47米,设计洪水位355.5米,正常蓄水位354.9米,死水位349.16米。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工程级别为Ⅴ等,属于小二型水库。是一座供水、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