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岸、堤坝

第一章 驳岸、堤坝

长江右岸堤防 [Chángjiāng Yòu'àn Dī fáng] 位于宜都市东北部,沿长江南岸,起于红花套镇杨家畈村,止于枝城镇洋溪村,途经红花套镇、高坝洲镇、陆城街道、枝城镇。以河流长江及位置综合命名。唐宋以后始有岸堤兴建,多次毁于洪水,明清始具规模,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时有整修加固,方成如今的规模。全长40.485千米,顶宽8米,均高4米,质地土堤,设计水位53.5米,沿途设有水闸32个,泵站22处。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等级四级。

清江左岸堤防 [Qīngjiāng Zuǒ'àn Dī fáng] 位于高坝洲镇人民政府西南部,清江下游左岸,以河流清江及位置命名。起于高坝洲镇皓光村,止于高坝洲镇湾市村,全长5.8千米,顶宽5.5米,高6.5米,质地土堤,设计水位53.5米,沿途设有水闸2个,泵站1处。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等级四级。

清江右岸堤防 [Qīngjiāng Yòu'àn Dī fáng] 位于五眼泉人民政府东偏北方向、清江下游右岸,根据河流清江及位置命名。起于五眼泉镇鸡头山村,止于陆城街道东风社区。全长10.35千米,顶宽3.8米,均高5.5米,质地为土堤。设计水位53.5米,沿途设有水闸2个,泵站2处。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级别四级。

渔洋河左岸堤防 [Yúyánghé Zuǒ'àn Dī fáng] 位于宜都市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东偏北12千米,渔洋河下游左岸,起于五眼泉镇汉洋坪村,止于五眼泉镇汉洋坪村。根据河流渔洋河及位置命名。全长2.26千米,顶宽4米,高5米,质地土堤,设计水位53.5米。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等级四级。

渔洋河右岸堤防 [Yúyánghé Yòu'àn Dī fáng] 位于姚家店镇西部、渔洋河下游右岸,起于姚家店镇过路滩村,经莲花堰村,止于刘家嘴村。根据河流渔洋河及位置命名。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红青堤、红湖堤、清江堤,实为小堤,1967年通过整治后改名为渔洋河右岸堤防。全长4.7千米,顶宽3.5米,均高5.4米,质地土堤,设计水位53.3米,沿途设有水闸1个。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等级四级。

九道河右岸堤堰 [Jiǔdàohé Yòu'àn Dī yàn] 位于宜都市东南部九道河下游,坐落在枝城镇。根据河流九道河及位置命名。1959年建成后加宽加高加固,形成如今规模。九道河右岸堤防起于枝城镇阳和岭村花石桥,止于枝城镇白水港村。全长6.1千米,顶宽3.5米,均高4.5米,质地土堤,设计水位50.75米,沿途设有水闸3个,泵站1处。主要用于防洪,堤防级别四级。

香客岩堤坝 [Xiāngkèyán Dībà]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西南4.5千米。坐落在渔洋河下游。根据地名香客岩命名。始建于1976年11月,1978年3月建成。大坝为条石浆砌外壳,内充混凝土,坎面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悬臂板梁结构,副坎为土质,坎坡尾块石铺筑。坝长260米,坝面宽9米,最大坝高25.5米。主坝为连拱坝,15拱,长160米,左侧7孔设溢洪道,泄洪能力4830立方米/秒,右侧为电站进水口闸室。连拱均为半圆弧拱,长100米,最大坎高17米。

吴家岗滚水坝 [Wújiāgǎng Gǔnshuǐbà]位于红花套镇吴家岗村民委员会西南0.5千米,坐落在吴家岗村三组。因地名吴家岗而得名。1952年冬修建并投入使用至今。坝长10米,高2.5米,坝体材质为石头、混凝土,主要功能为溢洪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