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作物
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形具有多层梯状分布特征,域内平原、丘陵、山区均有分布。传统农作物种类繁多,但种植规模不大,商品量不多,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区域特色品牌。
一、粮食作物
宜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俗称苞谷、高粱)、小麦、马铃薯(俗称洋芋)、红薯(俗称红苕),还有大麦、小高粱(学名高粱)、荞麦、蚕豆(俗称豌豆)、绿豆、蛮豆、豌豆(俗称麦豌子)等杂粮。
水稻是宜都第一大传统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带。195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早晚双季稻连作,1979年播种面达到1.57万公顷,后因早稻单产低、米质差,经济效益不高,到2000年后全市水稻基本恢复一季中稻种植为主,后又因茶、柑等经济作物大量发展,水稻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15年后以枝城、松木坪两镇为主要种植区。
盈果果粮油 盈果果是宜都市松木坪粮油专业合作社注册的粮油商标,主要生产盈果果牌宜都香米、菜籽油等产品,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合作社于2009年在观音桥村成立,共有社员112人,注册资金500万元,聘请4名农业专家为顾问,有专职技术员10名,市场营销员18人,粮油种植户280户。拥有拖拉机、耕整机、植保机械、插秧机、收割机、油菜直播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65台(套),建有优质粮油基地5000亩,核心区3000亩,实行全程机械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模式。合作社设有四大中心: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培训油料种植及炼油、稻谷种植加工、粮油病虫防治、农业机械化操作等技术,印发科技资料等;农资配送中心,负责按配比配送农药,按测土配方配送肥料;粮油加工储藏中心,有粮油加工车间400平方米,仓储容积1102立方米,可储藏粮油3000吨;农产品销售中心,在全国各地设有信息点,随时提供商机,建立“四价一体”(礼品销售、团购销售、超市销售、大市场批发)的销售网络。合作社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共同发展为目标”,在营运方式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农资配送、统一技术操作、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销售。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指导农民管,帮助农民销,带领农民致富。2014年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傅阿姨食品2013年冬季,在宜都及周边地区的副食品市场,一种“傅阿姨”标牌的酥食产品一投放上市,就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当年在宜昌市广电中心精品年货直销会上,“傅阿姨优祖”花生酥连续10天蝉联销售排行榜冠军,并获得消费者最喜爱产品荣誉称号,《直播宜昌》《垄上行》《宜都新闻》《我是吃货》等媒体栏目分别对该产品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傅阿姨一炮走红。
傅阿姨食品公司位于五眼泉镇袁家塝村,主要产品有傅阿姨优祖花生酥系列、月饼系列和喜糖系列。傅阿姨食品采用生态农家花生和红薯熬糖,由标准化生产线精制而成,低糖零添加,适应了当今社会健康养生的饮食需求,老少皆宜。2014年,傅阿姨食品入驻雅斯、国贸、北山、万富、苏果等大型超市,在阿里巴巴、天猫、淘宝、微商城等电商平台推广和销售,同时进军武汉、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11月“傅阿姨优祖”牌薯糖花生酥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2015年9月公司被授予宜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蔬菜
宜都蔬菜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白菜、萝卜、南瓜、丝瓜、冬瓜、黄瓜、葫芦、莴苣(俗称莴笋)、胡萝卜、西红柿(方言也称番茄)、茄子、四季豆、豇豆、莲藕等。调味作物有辣椒、大蒜、生姜、葱、花椒等。宜都城镇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专业农贸市场、超市和周边农民提篮小卖解决。2010年后,宜都先后涌现了一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如陆城的三江“清江蔬菜”、潘家湾的“梁山蔬菜”、姚店的“上家湖蔬菜”等品牌,还外销武汉等大城市以及直销大型工厂、学校等单位食堂。
三江蔬菜 三江蔬菜在宜都久负盛名。陆城街道三江村,位于长江、清江、渔洋河的交汇处,三面环水,故名三江。三江属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又与陆城仅一条清江之隔,历史上就有蔬菜种植传统。三江蔬菜生产基地集中连片,水、电、路基础设施良好,基地农户有良好的蔬菜清洁化生产习惯和无公害生产意识。2011年三江村成立了“三江清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27户,社员325人,耕地351亩,注册资金500万元。三江村常年蔬菜播种面积2800亩左右,是宜都市无公害蔬菜专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黄瓜、南瓜、茄子、芹菜等蔬菜。产品收获后,经统一分类、包装销往超市和各地农贸市场,年产量5000吨以上,总产值1600万元。三江蔬菜基地获得湖北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注册有“江逊园”商标。
梁山蔬菜 梁山蔬菜出产在宜都市西部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这里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常年平均气温仅有13.5℃,有耕地面积2000余亩,适宜发展延季蔬菜,历史上的梁山西瓜、土豆等因品质上乘而小有名气。
2015年梁山村成立了宜都市梁山绿益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元,拥有社员120名。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示范带动、订单收购等多种方式,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实行统一流转、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实行包种子、包肥料、包农药、包技术、包销售。梁山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其中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带动周边180个农户发展蔬菜种植300亩。西红柿亩产达到6000千克,辣椒达到3000千克,白菜达到5000千克,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梁山蔬菜”成为宜都蔬菜市场的新生主力。
三、油料作物
宜都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黄豆(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等。油菜年均播种(或移栽)面积在8000公顷左右,油菜品种以华油杂系列为主,年产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籽1.5万吨左右。枝城镇泉水河、洋津畈两村还创建有油菜花海基地,配套山上规模栽培的桃园,发展观花旅游经济,每年春季前来观赏油菜花和桃花的游人络绎不绝。榨油以机榨为主,只有极少数几家还保留有传统手工榨油传统。聂家河肖贻全榨坊的传统榨油技艺,2013年入选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传直确定为传承人。
宜都“七山一水两分田”,加上人口密集,历史上多数年份都要从外调入粮食。2000年后,随着茶、柑等经济作物的大发展,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粮食供给多数依靠外地输入,因此城镇形成众多米面油经营商家,其中陆城规模较大的有红旗粮行、皂角树粮行、大仓粮行等,一般经销江汉平原和东北大米以及北方的面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