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数据入库
2025年10月13日
第四节 数据入库
一、数据库建设
1.建立数据库:使用湖北省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宜都市地名普查数据库。
2.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将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到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1∶50000国家区划地名数据库矢量图上,并录入勘界的界限、界桩数据。
3.地名信息录入:经过多次审核更改,将审核合格的地名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导入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
4.地名的下盖修改、整饰:对照工作图,对有变化的地名,在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图形数据中进行标绘和修改。(1)删除不存在的地名;(2)对变化的地名进行位置、名称、属性的修改,做到属性关联;(3)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个检查标准地名,添加新增地名。利用图上标注或输入地名经纬度对其具体位置进行标注。(4)对相互叠加的注记进行方位或显示级别的调整。
5.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匹配:(1)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项、逐个检查地名是否建立连接关系。
(2)通过自动匹配使用图上名称与属性名称完全相同的地理实体自动关联;通过地名关键字搜索、定位查询进行地理实体的半自动匹配。对于没有建立连接关系的地名逐个进行匹配。
6.多媒体数据处理和存储:将普查工作所有相关的文件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数据按标准处理后,导入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7.成果包输出:按照规范要求输出制作了宜都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图18幅,输出了地名目录、地名成果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等成果包数据。
二、成果利用
通过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规范管理地名,数据库内有图、有表、有资料,可通过关键字搜索快速查阅相关地名资料信息、并定位。